密迩平阳接上兰,孤星直上相风竿。
空闻虎旅传宵柝,罢执蜺旌上醮坛。
内苑只知含凤嘴,钟山何处有龙盘。
彭门十万皆雄勇,争拭酬恩泪得乾。
【注释】
华清:唐玄宗李隆基的行宫。密迩:非常接近。上兰:上林苑。孤星:《汉书·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南,若孤星然。”直上:径直上升。相风竿:测候风向的木竿,《太平御览》引《汉官仪》:汉武帝时置候风司,立铜人于北阙,以候风雨之节,每至季夏,令侍中侍郎各持一旗立于端门之外,以通风气,名曰“相风”。虎旅:指禁军。宵柝(tuò):夜间巡逻打更的声音。蜺(ní)旌:彩缯做的旗帜,这里借指皇帝所乘的车马。醮坛:祈祷天地神灵的祭坛。内苑:帝王居所附近的园林。含凤嘴:比喻口才敏捷善辩。钟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市东郊。龙盘:形容地势高峻。彭门:今江苏徐州。雄勇:雄壮勇猛。酬恩:报答皇恩。乾:乾乾,干练的样子。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咏天宝年间华清宫周围的景物来表达对当时政治黑暗、国势危殆的忧虑和不满。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此诗前四句主要写华清宫附近环境。首句写华清宫靠近平阳接上林苑,第二句写华清宫内有观测天象的铜人直插云霄,第三句说夜深了听到禁军传呼打更声,第四句写皇帝驾临华清宫祭祀天地神灵。这四句描绘了华清宫附近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景象。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国势危殆的忧虑和不满。第五句写华清宫内只有能言善辩的人才能得宠,第六句写皇帝驾临华清宫祭祀天地神灵,第七句写华清宫附近没有像钟山那样可以俯瞰天下的高山,最后一句写诗人感慨自己报效国家的机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