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骑胡兵一战摧,中元朝拜上清回。
且吟王粲从军乐,只待相如草诏来。
检与神方教驻景,远闻鼍鼓欲惊雷。
丹邱万里无消息,且喜临戎用草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释,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1. 虏骑胡兵一战摧,中元朝拜上清回。(第一句)
    “华清”是唐玄宗为避暑和游宴而修建的行宫,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之滨,又称太液池。“虏骑”指安禄山叛军,“胡兵”指史思明的叛军。“华清宫之战”是指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逃往四川途中,于乾元二年(759)八月三日在马嵬驿赐死杨贵妃的事件。“中元朝拜”指唐玄宗从马嵬驿返回长安后,举行祭奠活动,追念将士们为国家建立的丰功伟绩。
  2. 且吟王粲从军乐,只待相如草诏来。(第二句)
    “王粲”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他从小聪明伶俐,七岁时就读过《诗经》等书。由于战乱,他随父亲到荆州依舅父避难,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当时曹操任丞相驻军在谯县,王粲前去投靠,曹操很赏识他的才华,让他担任秘书监一职,但王粲不久便因多病而离开曹操去洛阳。王粲有诗传世,今存《汉魏六朝百名家集》本一卷。《登楼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和音乐家。司马相如曾出使西南夷,开通了与南越国之间的通道,被任命为大官,后来封为文成侯。
  3. 检与神方教驻景,远闻鼍鼓欲惊雷。(第三句)
    “神方”是道教中的符咒一类的东西,“检”(jian),同音字,通“鉴”。《太平寰宇记》引《洞天福地记》云:“西岳太乙宫北门有石室,中有古镜。”这里借指“神方”。《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二引《汉武帝内传》:“黄帝问广成子曰:‘吾闻子得宝珠,何不以救世?’广成子曰:‘吾昔者得道之时,吾将居玉京十二天之上,食玉膏十二重,饮流霞一杯之水,佩金刚钻十二双,乘云无辔,驾龙无轭,出入风雨,天地之间,莫能及也。’”这两句是说:我拿着神方镜子,把时间停住,远听那鼍鼓的声音好像要惊动雷霆一样。
  4. 丹邱万里无消息,且喜临戎用草莱。(第四句)
    “丹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临戎”是唐代的边镇名,治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答案】
    华清宫之战是公元756年发生的一场事变。唐玄宗李隆基被迫由四川逃往四川。安史叛军进逼长安时,唐玄宗仓皇逃入马鬼驿(马嵬驿),在途中命高力士召太子李亨至行宫。太子见情况危急,便请求玄宗让位给他。玄宗只好答应。太子登基后改元为兴庆,是为唐代宗。兴庆元年七月,太子李亨又逼迫玄宗自尽。
    安史之乱平息后,诗人来到华清宫,看到宫殿荒凉,感慨万分:如今华清宫已成废墟;想到自己一生漂泊在外,不能建功立业,十分悲愤。于是写下《华清宫词》。
    此诗首句写唐玄宗在华清宫的遭遇和心情。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从四川回到长安。这时华清宫已是荒废不堪的景象。作者面对眼前残破的华清宫,感慨万千。第二句写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举行的祭奠活动,追念将士们为国家建立的丰功伟绩。最后两句写诗人听到华清宫传来的鼓声和雷响,联想到当年华清宫的盛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