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谪千年别帝宸,汉宫长有隔生春。
金徽却是无情物,玉树未怜亡国人。
永忆江湖归白发,枉缘书札损文鳞。
天津西望肠真断,国事分明属灌均。

【注释】

华清 :唐长安城西骊山北麓的温泉宫。

沦谪:沉沦,谪贬。帝宸:帝王的住所、朝廷。

汉宫:指皇宫。隔生春:春天不常来。

金徽(huī):古代一种乐器。

玉树:比喻美男子。亡国:指国家被灭亡。

永忆:永远地回忆。江湖:指民间,即民间生活。归:归来。白发:形容年老。枉缘(wǎng yuán):白白地浪费。书札(zhái):书信。文鳞:指文章、文字。

肠真断:极度悲伤。属灌均(gǔn jūn):指唐肃宗李亨。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唐代玄宗时期宰相张九龄的诗。张九龄曾为官于中书省,人称“相王”。开元初,他曾任中书令,是唐前期著名的贤相。天宝十一年(752),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到四川途中被俘,唐廷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张九龄因上疏救驾,触怒了肃宗,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贬谪途中作的。

第一句写张九龄遭贬,远离朝廷;第二句说,宫中依旧春意盎然,没有受到战乱的破坏;第三句点明作者被贬的原因,是因为无情之物——琴弦,和不怜惜国家的亡国之臣而遭此厄运;第四句追忆张九龄在世之时,自己总是怀着怀念之情;第五句写自己空怀书札,却无端地遭受打击,以致文采受损;第六句写自己的悲痛,想到张九龄已去世,而自己仍然思念不已;最后两句写自己想到国家前途,希望张九龄的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恢复唐朝的统一大业。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张九龄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