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海烽烟照夕明,旧京庙市尚春声。
江河浩荡师儒在,风日暄妍杖履轻。
闲向尘嚣搜古逸,略从丧乱见承平。
集中傥有斜川记,衰钝何期附姓名。

这首诗是作者在壬申上元日陪同其师韬庵太傅游火神庙诸肆赋呈的。下面是对每一诗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钜海烽烟照夕明,旧京庙市尚春声。
  • 注释:“钜海”指的是辽阔的大海,此处比喻国家疆域广大。“烽烟”是指边境上燃起的信号烽火。“照夕明”表示夜晚也能看到烽火的光亮。“旧京”指故都,即今天的北京。“庙市”是指在庙宇附近开设的市场。“尚春声”意思是市场上还保持着春天时的热闹氛围。整句诗的意思是国家领土广阔,边疆烽火不断,但京城的市场依旧繁华如初。
  1. 江河浩荡师儒在,风日暄妍杖履轻。
  • 注释:“江河浩荡”描绘的是河流宽广、水流浩荡的景象,暗示国家的繁荣昌盛。“师儒”指的是学者和儒士们。“风日暄妍”形容天气晴朗温暖。“杖履轻”意味着行走时脚步轻盈,没有负担。整句诗表达了国家虽然强大但也应警惕潜在的危机。
  1. 闲向尘嚣搜古逸,略从丧乱见承平。
  • 注释:“闲向尘嚣”意为闲暇之余去寻找古代逸事。“尘嚣”是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搜古逸”指的是寻找古人留下的逸闻趣事。“丧乱”指战乱时期。“见承平”是指看到国家逐渐恢复了和平。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1. 集中傥有斜川记,衰钝何期附姓名。
  • 注释:“集中”指文集或者书籍。“斜川”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象征,代表某种美好的事物或理想。“倘有”表示希望或许有。“衰钝”形容自己年老力衰,缺乏才华。“附姓名”表示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得到记载和传播。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身才能的担忧。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大好河山和市场繁荣的景象,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个人才能的自省。整首诗歌情感丰富,寓意深远,是一首具有时代感和哲理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