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兼旬拥被眠,起寻林壑长风烟。
已惊沧海无精卫,更怯残春有杜鹃。
梦雨自随飘瓦远,鬓丝还出落花先。
培风九万真奚适,未及醯鸡乐瓮天。

【注释】

①辛酉:指唐代诗人元稹的生辰。

②小阁:指书房或卧室。兼旬:十天。

③寻林壑:寻找山林水泽。长风烟:形容山风吹动树木形成的烟雾弥漫的景象。

④已惊:已经惊恐。沧海:大海,这里借指广阔的自然景物。精卫:传说中炎帝之女,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誓不罢休。

⑤更怯:更感到恐惧。残春:春天将尽。杜鹃鸟:又名子规、杜宇等,鸣声凄苦,相传是忠君的化身,又常与悲鸣的哀愁联系在一起。

⑥梦雨:梦中出现的雨,这里借指梦境。飘瓦远:飘散在屋瓦上的雨滴,随风远去。

⑦鬓丝:指自己的头发。落花先:落在花瓣上的雨滴最先被吹落。

⑧培风:培土使土肥厚。九万:指九重天。奚适:什么地方适合。醯鸡:指腐化的官吏。《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认为“恶”是憎恶,厌恶的意思。

⑨未及:来不及。醯(xiān)鸡:喻腐化无能的官吏。乐:乐于。瓮(wēng)天:指腐朽而昏庸的统治者所处的统治地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以“梦雨”为线索贯穿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之情。首联“小阁兼旬拥被眠,起寻林壑长风烟。”写自己因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抑郁寡欢,只好终日困坐书斋,百无聊赖,于是便披衣而起,到林泉间漫步,看长风和烟雾。“已惊”、“更怯”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眷恋和敬畏之情;而“沧海无精卫”、“残春有杜鹃”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颔联“梦雨自随飘瓦远,鬓丝还出落花先。”以“梦雨”为题,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极度失望和不满情绪。“鬓丝还出落花先”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之情。颈联“培风九万真奚适,未及醯鸡乐瓮天。”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自身的处境与腐化昏庸的统治者所处地位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愤慨之情。尾联“培风九万真奚适,未及醯鸡乐瓮天。”诗人运用反问句式,表明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反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