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室机丝向晚停,九天风露正清泠。
已分半月从歌扇,更叠微云与接輧。
昨夜银河劳怅望,他时沧海记曾经。
遥津无数惊飞鹊,应识孤槎客梦醒。
七夕节,诗人仿照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诗体写下了这首七律。
织室机丝向晚停,九天风露正清泠。
已分半月从歌扇,更叠微云与接輧。
昨夜银河劳怅望,他时沧海记曾经。
遥津无数惊飞鹊,应识孤槎客梦醒。
注释:
织室:指织女星所居的天官,古代传说中主管天宫织布的工作。
向晚:傍晚时分。
清泠:凉爽。
已分:已经分开。这里指月亮已高悬天空。
半月:指农历十五的满月,也称为望月或圆月。
歌扇:指七夕节女子乞巧用彩线穿针的风俗。
更叠:指层层叠加。
昨夜银河:即牛郎织女天河相会之时,也就是七夕夜。
劳怅望:徒然怅惘地仰望星空,因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感到惆怅。
沧海:大海。
遥津:遥远的渡口。
惊飞鹊:形容七夕夜牛郎和织女相会时,喜鹊因激动而惊飞的情景。
孤槎客:孤独漂泊的游子。槎,木筏子。
赏析:
这是一首仿照李商隐《为有》体写的七言律诗。首联写织女在黄昏时刻停止了织机工作,抬头看着满天的星辰。“清泠”二字写出了天上的星星清澈明亮,仿佛是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夜空中。
颔联写牛郎和织女每年只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一次,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真挚深厚,以至于即使隔着银河也无法相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颈联写诗人在七夕夜晚,看到喜鹊在天空中飞翔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惆怅之情。他想起了去年七夕夜,自己也曾像这些喜鹊一样,仰望星空,期待着牛郎和织女的相会。然而今年却不同寻常,他感到十分遗憾和失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感慨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
尾联写诗人在七夕夜晚,独自站在渡口上,看着远方的星星,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之感。他想起了自己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份,不禁感到有些凄凉。同时,他也想起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如他们般幸福美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七夕夜晚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织女、牛郎、喜鹊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七夕夜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