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曾看清露滋,丹梯无奈夕阳迟。
萱肥未是忘忧草,柳弱难为续命丝。
沧海有鲛长递泪,阆风无鹤与通辞。
年年惯谱秋琴怨,又到螀啼雁唳时。
【诗词原文】:
秋怨(己亥)
玉树曾看清露滋,丹梯无奈夕阳迟。
萱肥未是忘忧草,柳弱难为续命丝。
沧海有鲛长递泪,阆风无鹤与通辞。
年年惯谱秋琴怨,又到螀啼雁唳时。
【诗词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玉树曾看清露滋”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明亮的月光下,树梢上的露水显得格外清晰。第二句“丹梯无奈夕阳迟”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三句“萱肥未是忘忧草,柳弱难为续命丝”则是说,虽然有些植物能够给人带来快乐,但它们无法驱散忧愁。最后三句“沧海有鲛长递泪,阆风无鹤与通辞”则描绘了海洋和天空中的景象,海中的鲛人常常流泪,而天空中的飞鸟无法传递人类的悲伤。最后一联“年年惯谱秋琴怨,又到螀啼雁唳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关键词注释】:
- 秋怨:指秋天引起的哀怨之情。
- 玉树:指高洁、坚强的人或事。
- 清露滋:指秋天的雨露滋润大地。
- 丹梯:红色的梯子,常用来比喻仕途。
- 萱肥:萱草,一种忘忧草,用来比喻忘却烦恼。
- 柳弱:柳树柔弱,用来比喻生命短暂。
- 沧海:大海。
- 鲛:神话传说中的龙类生物,能喷出泪水。
- 阆风:传说中的仙境。
- 螀啼:知了的叫声,古人认为蝉鸣悲切如哭。
- 雁唳:鸿雁的叫声,古人认为大雁南飞是思念家乡的表现。
【赏析】:
《秋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秋天景色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