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仙阶感落蓂,青霜素雪几番经。
依林独鹤寒难语,戴石连鳌倦不灵。
未到扬尘犹是海,可能替月只教星。
残檠不梦钧天事,一听阳春足涕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了诗词的形象、内容、情感等元素,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己亥除夕病中隐南寄示新诗有早朝车马客应有泪沾巾之句怆然感赋”:己亥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作者时年五十一岁。这一年的除夕夜,他因病在家,心情抑郁。这首诗是作者病中写给友人的,其中“早朝车马客”一句,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仕途坎坷,不得志的悲愤。“怆然感赋”点明题目,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之情。
“又向仙阶感落蓂,青霜素雪几番经”:仙阶指皇宫的台阶,这里暗指朝廷。落蓂是指古代传说中一种吉祥物,相传每三十天落下一颗,象征国家的昌盛。青霜素雪指白色的霜和白雪,这里用来形容雪花纷飞的景象。这两句是说,诗人看到大雪纷飞,心中感慨万分。
“依林独鹤寒难语,戴石连鳌倦不灵”:这两句是写景。诗人以“依林”“戴石”比喻自己的处境,表示自己像孤鹤那样在寒冷的环境里难以生活,像连着鳌鱼一样在困难的环境中不能振作精神去努力。
“未到扬尘犹是海,可能替月只教星”:诗人想象如果自己能为国家出力,就像明月一样为国分忧,即使不能像日月那样高升,也能像星星一样在黑夜中闪烁,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大事的情怀。
“残檠不梦钧天事,一听阳春足涕零”:残灯下,没有做梦,只有听着《阳春白雪》曲调,流着眼泪。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无法实现理想而感到的无奈和悲凉,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答案】
①己亥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作者时年五十一岁。这一年的除夕夜,他因病在家,心情抑郁。②这首诗是作者病中写给
友人的,其中“早朝车马客”一句,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仕途坎坷,不得志的悲愤。③“怆然感赋”点明题目,抒
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之情。④“又向仙阶感落蓂,青霜素雪几番经”:仙阶指皇宫的台阶,这里暗指朝廷。落
蓂是指古代传说中一种吉祥物,相传每三十天落下一颗,象征国家的昌盛。青霜素雪指白色的霜和白雪,这里用来
形容雪花纷飞的景象。⑤“依林独鹤寒难语,戴石连鳌倦不灵”:这两句是写景。⑥“未到扬尘犹是海,可能替月只教星”:
诗人想象如果自己能为国家出力,就像明月一样为国分忧,即使不能像日月那样高升,也能像星星一样在黑夜中闪烁,发
出自己的光和热。⑦“残檠不梦钧天事,一听阳春足涕零”:残灯下,没有做梦,只有听着《阳春白雪》曲调,流着眼泪。
⑧译文:又看见皇帝御道旁的仙阶上落了一颗梧桐树,我看着那洁白如霜的雪花,感叹着时光已经过了三回。倚靠在树林
边一只孤独的鹤也感到冷得说不出话,它头上戴着的石头也显得疲倦了。虽然还没有到达尘世的尘埃飞扬之地,但已足够大
到遮住了月亮;也许只能成为点缀天空的星辰。听到《阳春白雪》的音乐,我不禁潸然泪下。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借梧桐落叶
和梅花报春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首二句写自己目睹御道旁一株梧桐树枯死,感叹时光易逝。后五句描写了作者在
寒冷的环境中所见到的景色和所感受到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