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树回看夕照横,北书传语足心惊。
一时卿相能明鬼,几辈师儒竞议兵。
幽梦敢通文石陛,离愁惟诉短灯檠。
伤春莫更挥闲涕,海水群飞及此生。
【注释】
(1)出都:从京都出来。兼旬:十天左右。北书:指从北方寄来的书信。
(2)燕树:即《燕昭王求士》中的“燕昭王筑宫而求贤人”,比喻朝廷重臣。回看:回顾。夕照横:夕阳西下,余晖斜射。
(3)足心惊:书信传到后,自己心惊肉跳。
(4)一时:不久。卿相:古代高级官员的统称。这里指当朝的文武大臣。能明鬼:有胆识和智慧。
(5)几辈:几代。师儒:古代学者。竞议兵:竞相谈论战事。
(6)幽梦:深隐的梦境。敢通文石陛:不敢通过文石砌的台阶去向皇帝报告国家大事。
(7)离愁:离别的忧愁。惟诉短灯檠:只能向微弱的灯光倾诉心中的哀怨。
(8)伤春莫更挥闲涕:不要因伤春而更加挥洒眼泪,因为海水已经飞逝了。伤春:伤时惜春。莫更:不要。
【赏析】
这首七律,大约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洛阳出发前往东都长安途中所作。此诗是诗人在洛阳与友人相聚时,收到从北地发来的家信,心情激动而写下的。全诗以情贯串全篇,抒发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国家大事也寄予了自己的希望和忧虑。
首联写收到家书不能成寐,诗人从京师出发,离开洛阳十多天了,还没有接到从北方寄来的书信,因此不能安心睡眠,夜不能寐。“回看”两句写诗人从洛阳回到故乡,看到夕阳西下,余晖斜射,心情非常激动。此时,从北方寄来的书信已到,自己手捧书信,心惊肉跳,生怕有什么不测发生,因而不能安寝。“燕树”句,用燕昭王筑高台招贤士的故事,比喻朝廷重臣;“北书”句,用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为荆轲刺秦王事,表示自己有如燕太子丹那样的忧国之志。“足心惊”三字,既表明收到家书时的惊喜,又表现出收到家书后的不安和担忧。
颔联写自己为国家大事忧虑、不安。“卿相”两句,说自己有胆识和智慧,能够洞察国家大事;“师儒”两句,说当代的学者们纷纷议论军事问题,争做战争英雄,可见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幽梦敢通文石陛”句,用典自《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欲为乱,恐群臣诛之,乃阴令人告赵高。”诗人担心奸邪小人图谋不轨,故心怀忐忑不安。“离愁”两句,写自己只能向微弱的灯光倾诉心中的哀怨:“惟有短灯檠”句,用典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诗人担心国家大事,所以只有借酒浇愁。“伤春莫更挥闲涕”一句,用典自杜甫《曲江二首》之一:“花见飘零落,残英和泪流。”诗人看到春花凋零,不由伤心流泪。
颈联抒写自己的壮怀激烈。“伤春莫更挥闲涕”,诗人担心国家大事,所以只有借酒消愁,但酒也不能消解他的忧愁,反而使他更加伤心,所以最后一句说“海水群飞及此生”,“海水群飞”比喻敌人入侵,“及此生”表示自己要为保卫国家而死战到底。
末联写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亲人朋友的思念。“莫更”两句,意思是不要再让伤心的眼泪白白地流掉;“海水群飞”两句,意思是海疆的敌人已经入侵了,我不能再为你流更多的眼泪了。这两句诗,既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忧虑的心情,也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