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国惊心万象春,中原北望雪摧轮。
岂闻墨翟能存宋,会见辛垣欲帝秦。
宣室未忘前席对,沧江空望属车尘。
国家成败谁能料,已有天书誓卧薪。

乡国惊心万象春,中原北望雪摧轮。

岂闻墨翟能存宋,会见辛垣欲帝秦。

宣室未忘前席对,沧江空望属车尘。

国家成败谁能料,已有天书誓卧薪。

注释:春天的景象令诗人感到惊讶,中原地区北望时看到雪花覆盖的道路。我听说墨翟曾成功保存了宋朝,现在想要建立秦国。在宣室内没有忘记之前的对话,只能空望着来自属地的尘土。国家的成败难以预料,我已经发誓要像卧薪尝胆那样勤奋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早春即事》。此篇以“早春”为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政治局势和个人志向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开篇“乡国惊心万象春,中原北望雪摧轮。”便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忧虑。他看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心中却因北方战火纷飞而感到不安。这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美景与北方的战乱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

“岂闻墨翟能存宋,会见辛垣欲帝秦。”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墨翟虽然能够保存宋朝,但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呢?同时,他也想到了辛垣,这位历史上的人物曾经企图称帝秦国。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宣室未忘前席对,沧江空望属车尘。”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宣室殿前的谈话,但如今只能空望着属地的尘土。这里诗人通过“对”和“尘”两个词的使用,传达了自己对于往事的回忆和现在的遗憾。他无法忘记过去的谈话,但现在只能看着远方的尘土,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

“国家成败谁能料,已有天书誓卧薪。”诗人发出了深深的感慨。他无法预测国家的成败,但现在他已经发誓要像卧薪尝胆那样勤奋努力为国家奋斗。这一句诗表明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