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客竟去,寒云路几层。
英灵殊未已,风物正相仍。
政已标三尚,言皆在中兴。
鸾皇期一举,何不向雕陵。
诗句原文:
高阁客竟去,寒云路几层。英灵殊未已,风物正相仍。政已标三尚,言皆在中兴。鸾皇期一举,何不向雕陵。
译文:
高楼上的人终于离去了,道路上的寒云层层叠叠。英勇的精神尚未停止,景物依旧。政令已经确定三大标准,言辞都在中兴时期。为什么不像鸾鸟一样一举成功,为什么不向雕刻精美的陵墓飞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阁、寒云和英雄精神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力量的意境。诗人用“高阁客竟去”来表达一种离别的情感,同时也暗示着世事变迁和人事更替的主题。接着,“寒云路几层”则表达了时间的深远和空间的广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的空间。
“英灵殊未已,风物正相仍。”这两句表达了英雄的气节和自然的美好仍然持续。诗人通过对比“英灵”的坚持和“风物”的不变,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的两句“政已标三尚,言皆在中兴”,则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和呼应。这里提到的“政已标三尚”可能指的是某种政治理想或原则,而“言皆在中兴”则表示这些言论和理想仍在复兴时期得到体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信心。
最后一句“何不向雕陵”,似乎是一种反问,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行动的渴望和对于成功的向往。这里的“雕陵”可能象征着一种荣耀之地或成功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