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秋声动,开帘雾气侵。
轩凉新墨渍,树重远钟沈。
迢递登楼眼,苍茫念远心。
得非战斗苦,天地为萧森。

秋阴(戊午-己未)

隐几秋声动,开帘雾气侵。

轩凉新墨渍,树重远钟沈。

迢递登楼眼,苍茫念远心。

得非战斗苦,天地为萧森。

注释:

  1. 秋阴:秋天的阴霾。
  2. 隐几:坐在桌边。几:小桌子。
  3. 动:声音惊动。
  4. 开帘:打开窗帘。
  5. 轩凉:轩窗中的凉爽。
  6. 渍:沾污。
  7. 树:指树木。
  8. 沉:低沉、压抑。
  9. 迢递:遥远。
  10. 登楼眼: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的眼神。
  11. 苍茫:辽阔无际。
  12. 念远心:思念远方的心情。
  13. 得非:莫非。
  14. 战斗:这里指战争。
  15. 萧森:萧条荒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阴霾、凉意、雾气等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隐几秋声动”以“秋声”开头,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诗人坐在桌边,秋声惊动了他,这既是一种生理的反应,也反映出他对季节变化的敏感。紧接着,“开帘雾气侵”,诗人推开窗帘,看到窗外雾气弥漫,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湿润和寒冷。

颔联“轩凉新墨渍,树重远钟沈”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具体景象。轩窗中透出的凉爽气息,使得笔墨都有些潮湿;远处传来的钟声,似乎被厚重的雾气所压制,显得深沉而有力。这里的“新墨渍”和“远钟沈”不仅形容了景物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颈联“迢递登楼眼,苍茫念远心”则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直接表达。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隐喻。

尾联“得非战斗苦,天地为萧森”是对全诗主题的深化和升华。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感到痛苦和悲伤,是因为身处战争之中,这种痛苦是源于外部环境的严酷和个体命运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认为这种萧瑟的景象正是战争带来的后果。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思索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