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宫既穆卜,东徙得轩敞。
衮衣肃天表,夏屋封吉壤。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
百年荫乔木,地灵见滋长。
牛羊不敢践,风雨蔽尘坱。
师儒坐胶序,秀士列州党。
岂念鲁城北,习礼时一上。
先生秉至教,正学距群枉。
来嗣临川席,犹见杏坛丈。
出游过佛寺,瞻拜心怆恍。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
尚行夫子志,马鬣存规仿。
筑墙封四周,贞石立高榜。
远山霭青翠,秋气浮沆砀。
竹树交城阿,风日共骀荡。
释奠羞牲鱼,昔酒荐尊盎。
乐备八佾舞,礼简罢尸象。
斯文当在兹,庶几精意享。
圣人不可作,威仪感梦想。
法由图画变,事非释老攘。
诏书始元丰,郡国尽塑像。
迁庙礼既成,夹室藏可仿。
鲁人观礼器,墓祭自畴曩。
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广。
贤者在人国,举措为世仰。
一事预名教,竭力务培养。

泽宫既穆卜,东徙得轩敞。

东晋明帝曾占卜选择新都城址,最终迁都至建康,这里指代了明世宗时期将孔子的墓从曲阜迁移到河南封丘的事迹。

衮衣肃天表,夏屋封吉壤。
身着华贵礼服的圣人,其墓地被庄严地封存于吉祥之地。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
由于祭祀用牲不齐,祭祀之事无人负责记录和管理。

百年荫乔木,地灵见滋长。
百年之后,孔子的墓地上树木茂盛,显示出此地的神灵庇佑与滋养。

牛羊不敢践,风雨蔽尘坱。
牛羊等动物都不敢踏入孔庙,因为风雨使得尘土堆积如山。

师儒坐胶序,秀士列州党。
众多学者和儒生在此聚集学习,而才华出众的士人则各自在各地形成了学派。

岂念鲁城北,习礼时一上。
他们怎能忘记鲁国城南的孔子故居?每当有机会去那里时,就会重温学习礼仪的场景。

先生秉至教,正学距群枉。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崇高的教育理想为人们树立了榜样,他倡导的正直学问能够抵制各种邪恶势力。

来嗣临川席,犹见杏坛丈。
后来的学生继承了孔子的教诲,仍然能看到那尊象征教化的杏坛石像。

出游过佛寺,瞻拜心怆恍。
外出游玩时经过寺院,看到这些佛教建筑,内心感到怅惘而恍惚。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
学生将束修(古代学生对老师的礼节性赠送)放在口袋中,并珍惜公家的钱财来支持教学。

尚行夫子志,马鬣存规仿。
依然遵循着孔子的教育志向,效仿孔子的精神,建立书院进行讲学。

筑墙封四周,贞石立高榜。
修建围墙将墓地四周围起,并在墙上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牌匾,以示纪念。

远山霭青翠,秋气浮沆砀。
远处的山峰笼罩在一片青翠之中,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竹树交城阿,风日共骀荡。
竹林和树木交织在一起,风吹过来带来凉爽,阳光洒满大地。

释奠羞牲鱼,昔酒荐尊盎。
在孔子的祭祀仪式上,献祭品包括鱼和酒,以前都是用酒杯盛装供献。

乐备八佾舞,礼简罢尸象。
音乐伴奏下,八组舞者翩翩起舞;而礼仪上简化了许多复杂的程序,不再使用模拟死者形象的表演。

斯文当在兹,庶几精意享。
在这里,孔子的思想和学问得以传承,我们应当珍视并深入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

圣人不可作,威仪感梦想。
圣人的教诲是不可随意模仿的,他们的威严和风范令人向往。

法由图画变,事非释老攘。
儒家学说并非源于佛教或道教,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发展而成。

诏书始元丰,郡国尽塑像。
在元丰年(1086)开始,全国各个郡县都建立了孔子的塑像以纪念他。

迁庙礼既成,夹室藏可仿。
孔子的庙宇迁入新址后,旧庙也被妥善保存下来,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鲁人观礼器,墓祭自畴曩。
当地人在孔子的墓地上举行祭祀活动,以此来纪念和敬仰孔子。

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广。
《檀弓》一书记载了古代对于祭祀和礼仪的探讨,强调了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贤者在人国,举措为世仰。
贤良之士在人间国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受到世人的尊敬。

一事预名教,竭力务培养。
一个人如果能预先想到并致力于弘扬良好的教化,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就会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