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开头二句写诗人登临黄鹤楼,目睹滚滚江流。“奔湍激浪”是实景,“到此楼前”是虚景,虚实结合,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恢宏。“公暇一凭阑”,写诗人登楼远眺,心情舒畅。“江汉双流相映照”,写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景色。“江汉”是古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大江。
三、四两句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人物英雄”是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恍如梦幻”是说这些人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定。“我来重访鹤”,诗人来到黄鹤楼后,又看到鹤飞来了。“沧桑三度记曾经”指自己多次来此凭楼而立,感叹岁月变迁之大。
【答案】
译文:
数千里长江奔腾汹涌,在这里黄鹤楼前,我闲暇时登高凭栏,江汉两条江河汇合处相互辉映;
十余年间许多历史人物,仿佛是梦幻一般,我来到这里重新拜访鹤鸣台,经历了沧海桑田三度春秋。
赏析:
首句“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以夸张的手法,极言黄鹤楼之壮观,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一个“奔”字,一个“激”字,把江水奔流澎湃、波涛汹涌的景象写得十分形象。这一句为下文写诗人登临黄鹤楼,目睹滚滚江流,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二、三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写诗人登上黄鹤楼,远望滔滔江流,心潮起伏。“公暇一凭栏”,写诗人登楼远眺,心情舒畅。“江汉双流相映照”写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景色。“江汉”是古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大江。这句诗既写了眼前景象,又暗寓着历史的变迁。
四、五两句紧接上文,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人物英雄”是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恍如梦幻”是说这些人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定。“我来重访鹤”,诗人来到黄鹤楼后,又看到鹤飞来了。“沧桑三度记曾经”,写自己多次来此处凭楼而立,感叹岁月变迁之大。
六、七两句写诗人登临黄鹤楼,目睹滚滚江流,抒发感慨作结。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望,心中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久久不能自已。“千里烟波”点出地点在黄鹤楼上。“故人何在?烟波江上”两句是说:故乡的人啊,你们在哪里?只有那滚滚长江上的雾气和水波。“千里烟波”点明时间是日暮时分。“故人何在?烟波江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时流露出诗人的惆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