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纷纷绿上墙,茅檐一角絮云凉。
老农赤脚儿爬背,盘古祠前坐夕阳。
【注释】
青县口占四绝句:这是作者在青县(今山东益都)时所写。“榆荚纷纷绿上墙,茅檐一角絮云凉。”榆荚是榆树的花。榆树开花时,其花絮呈白色,飘散如雪,故称“榆荚”。榆荚纷纷,说明春已来临。“茅檐”即茅草屋的屋顶。“絮”,本指棉絮。这里指棉絮像云一样堆积在屋檐下。“老农赤脚儿爬背”一句,形容农民劳动的艰苦;“盘古祠前坐夕阳”一句,描绘了盘古庙前的景色。盘古开天辟地,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建起了祠堂;而日落时分,正是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候,因此诗人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坐在祠堂前,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平和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深同情和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赞美。诗人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世界,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勤劳朴实的气息。
首句“榆荚纷纷绿上墙,茅檐一角絮云凉”,描绘了春天来临时,榆树上的花絮纷纷扬扬地落在了屋檐上,使整个屋子都变得如同被云雾笼罩一般。这里的“榆荚”是指榆树的花朵,而“纷纷”则形容了花朵的数量之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绿上墙”这一形象的描绘,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老农赤脚儿爬背”,则描绘了一位老农正在赤脚踏在泥地上劳作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老农的形象描绘,突出了农民的辛勤和不易。而“爬背”一词的使用,则更加生动地表达了老农劳作时的辛苦程度。
最后一句“盘古祠前坐夕阳”,则描绘了诗人在盘古庙前的景色中享受着宁静时光的场景。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岁月静好的美好。同时,诗人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坐在盘古庙前,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农民生活以及历史遗迹等元素的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