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銮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注释,逐句翻译。最后分析诗人的手法,并赏析艺术特色。“望望沙陀迥,朱邪起后唐”:望着茫茫沙漠,远处出现朱邪的身影,朱邪即回鹘(回纥)可汗,是回鹘人的首领。这里以沙陀、朱邪为代称,暗指回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也有自己的英雄。“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政权的更替如同猎场上的鹿角相争
沙泉 漫漫穷发路,何地种松杉。 戈壁天无暑,沙泉水亦咸。 坡回萧寺出,山远夕阳衔。 诗梦从头续,清风拂枕函。 注释: 1. 漫漫穷发路:形容道路漫长而艰难。 2. 何地种松杉:问在哪里可以种植松树和杉树。 3. 戈壁天无暑:在沙漠地带,天空没有暑气。 4. 沙泉水亦咸:沙泉的水也是咸的。 5. 坡回萧寺出:从山坡上转回,看到了萧寺(一个寺庙)。 6. 山远夕阳衔:山远时,夕阳正在落山。 7.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登流河驿奎光阁 - 诗意解读: 描述了诗人到达一个名为“流河驿”的地方,登上了名为“奎光阁”的高处。 - 注释: "流河驿"和"奎光阁"可能是地理位置或者建筑的名称。 - 译文: 我来到了一个叫做"流河驿"的地方,我登上了"奎光阁"这个三层高的画阁。 2. 三层画阁郁崔嵬 - 诗意解读: 形容阁楼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 注释: "崔嵬"是指山峦高耸的样子。 -
【注释】 《蒲类海三首》,乐府旧题。此诗当是天宝年间诗人所作,写于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蒲类的军旅生活。 弓挂:指佩着弓箭。 天山:即今新疆的天山。 封侯:受封爵位(古代称授官)为侯。 重海西:重在海西,意为在海西边。 当年:指唐玄宗开元末年(742),安西都护府设于此。 战马:指当时驻防在安西的军队所骑养的战马。 征鼙:指战争中擂响的战鼓。 窦耿:古地名,在今河北巨鹿县南。汉时属涿郡,东汉末废置
注释: ①哈密:地名,在今新疆哈密县。②村落:村庄。③棋布:像棋盘一样分布。④炊烟:做饭时冒出的烟。⑤服:穿。⑥戽水:引水灌溉。⑦衡门:简陋的门。⑧桑麻:指养蚕和种麻。⑨停骖:停车。⑩揖:作揖问候。⑪半:一半。⑫错壤;交错的土地。⑬稌(yú):大田中的禾苗。⑭衡门,衡,横。⑮桑麻,指种植的庄稼。⑯暂:暂且。⑰话桑麻:谈论农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哈密地区的田园风光和农民劳作的情景
【注释】:哈密三首 其二东接敦煌郡,南连吐鲁番。 咽喉通月窟,衣带俯河源。 日影春城黯,风声戍角喧。 太平无绝檄,中外一屏藩。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描绘了哈密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边防形势。 首句“东接敦煌郡,南连吐鲁番”,写哈密地处东西南北的交汇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敦煌郡位于甘肃省西部,而吐鲁番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两地相连,使哈密成为连接内地与西域的重要通道。
【注释】 高山连关勒:高山连着山海关。 古郡控伊吾:古代郡县控制着伊吾地区。 地远天难尽:天地遥远,看不到尽头。 沙明海不枯:沙滩上的沙子明亮如镜,海水永不干涸。 举头飞鸟没:抬头望见空中的飞鸟都消失了。 回首片云孤:回头望去只见一片云彩孤单地飘荡。 牵马入城市:牵着马进入城市寻找卖酒的摊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又幽深的塞外风光图。首联“高山连关勒
巴里坤城北寻汉永和二年碑。 竞断匈奴臂,穹碑勒此间。 星弧弯夜月,铁马驻天山。 斩馘诛呼衍,全师入汉关。 血渍土花斑。 注释:在巴里坤城北面寻找汉代的永和二年(公元135年)的刻石。这块石碑上刻有“竞断匈奴臂”等文字。这块石碑立于这里,是为了纪念当年在这里抗击匈奴的情景。在月光下,星光照耀着这块石碑。我骑着铁制的战马驻扎在天山之上。我在战斗中斩杀了敌人,并取得了胜利,因此能够进入汉朝的关隘
我来刚打卯时钟,一角招提宿雾浓。 山自昆仑凝五岳,人从瀚海蹑千峰。 生还绝塞萍犹寄,飞到层霄鸟亦慵。 下马看碑频拭字,不知身裹碧芙蓉。 注释: 1. 我来刚打卯时钟:我来的时候刚打了早钟。 2. 一角招提宿雾浓:招提寺的一角被厚厚的晨雾笼罩着。 3. 山自昆仑凝五岳:山脉如同昆仑山一般,凝聚了五岳的精华。 4. 人从瀚海蹑千峰:人们从茫茫的沙漠中踏过千山万岭。 5. 生还绝塞萍犹寄
【注释】 1. 苦水:地名,今甘肃省武威市。 2. 竟断行人迹:竟然断绝了人行走的踪迹。 3. 狂飙:猛烈的暴风(狂飙,即狂风)。 4. 土囊:沙袋。 5. 瀚海:沙漠。 6. 山势截祁连:山势如同切断了祁连山。 7. 沙壅车无辙(zhé):被流沙填满了车轮,没有留下痕迹。 8. 风摇屋若船:风把房屋吹得像船一样摇摆不定。 9. 渴疾:口渴和疾病(渴疾,即口干舌燥,身体不适)。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