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讽谏之儒,为移风易俗之儒,二十载诂凡六变;
有敦厚之教,有疏通致远之教,十三经义本同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作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句为总说,后三句分别从不同角度具体论述。前两句是总述:书院经义轩联,有讽谏之儒,有移风易俗之儒,二十年里诂凡六变。这两句话是说:书院经义轩联,有的儒生以讽谏著称,有的以改变社会风俗著称,二十年来,对经文的解释发生了六次变化。中间两句是分说,指出这些儒生的不同特点:一是他们教书育人,培养了敦厚善良的后代;二是他们注重文理的疏通和远大的志向,使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意义得以发挥。
【答案】
译文:书院经义轩联,有讽刺劝诫之儒,有改革风俗之儒,二十年里解释经义六次变更;有的敦厚善良,有的文理贯通,有的志向高远,使十三部经典意义发挥到极限。注释:①书院经义轩联:书院中悬挂经义(指儒家经典)的对联。联,对偶的语句或成对的文字。②讽谏: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君主的错误或提出建议。③移风易俗:改变旧有的社会风尚。④敦厚:淳朴善良、厚道。⑤疏通:通达,明白晓畅。⑥致远:达到远大的境界。⑦十三经: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