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
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
这首诗描绘了上林县劝农亭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边情的重视。
首句“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描绘了上林县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江水。这里的“地利”指的是上林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而“十方山”则是指环绕在上林县周围的山。这一句通过描绘上林县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为下文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句“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则进一步描述了上林县今年的农业收成情况。这里的“今年”指的是当前年份,“喜雨”是指今年降雨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田肥”则形容了农作物生长得非常茁壮,丰收在望。这里的“人和岁稔”则是对上林县人民与国家关系和谐的赞美,意味着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使得这一年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句“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则转向了对边情的重视。这里的“边情”指的是边境地区的情状,而“三百里”则是指上林县距离边境的距离。这一句强调了作者要亲自到边境地区去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处理边境事务。这里的“体察”意味着要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情况,而“行县”则是指前往边境地区进行视察。
第四句“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则进一步描述了上林县在农业生产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这里的“兴农课士”指的是发展农业和培养人才,而“问俗观风”则是指在了解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观察社会风气。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上林县在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赞赏。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上林县劝农亭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荣、富饶、和谐的社会景象。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既有对农业发展的肯定,也有对边情的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