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此静坐,凉生虚阁闲。
民方勤赤日,吾自阅青山。
抱箧儿童喜,依篱鸡犬闲。
顿忘行万里,异俗接边关。
夏日登西城阁题壁
安得此静坐,凉生虚阁闲。
译文:怎么才能找到这么一片清静的地方坐下来,让清凉之气弥漫在这座空旷的阁楼中。
注释:安得:怎么能够;此:指这片清静之地;凉生:清凉之气弥散;虚阁:空旷的阁楼;闲:空寂、清静。
赏析:首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寻找到一处宁静的场所,享受片刻的清幽。“安得”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清静之地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清静之景。“民方勤赤日”,诗人观察到民间百姓正忙于耕作,烈日炎炎。而自己则可以在这里静坐,感受清凉的气息,远离尘世的繁华。这里的“赤日”,象征着炎热的夏日,而“清闲”则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吾自阅青山”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独自坐在这空旷的阁楼中,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仿佛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阅”,是观赏的意思。而“青山”则代表了自然的美景,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第四句“抱箧儿童喜”,描绘了诗人身边的孩童们看到诗人独自一人坐在阁楼中,都感到非常好奇和欢喜。他们纷纷跑过来,围着诗人,好奇地打量着他手中的箱子。这里的“箧”是指箱子,象征着诗人的学识和才华。而“儿童喜”则表达了孩童们的欢愉和亲近之情。
第五句“依篱鸡犬闲”,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诗人坐在阁楼中,周围没有其他人,只有篱笆上的鸡和狗在悠闲地觅食。这里的“篱”是指篱笆,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朴素。而“鸡犬闲”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第六句“顿忘行万里”,表现了诗人在这一刻的心境。他忘却了旅途的劳累,忘记了千里跋涉的艰辛,只想沉浸在这短暂的宁静之中。这里的“顿忘”表示瞬间遗忘,突出了诗人此刻心情的愉悦和放松。
最后一句“异俗接边关”,则是诗人对于远方的一种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身去体验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与边关的战士一起守卫国家的安宁。这里的“异俗”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而“边关”则是国家安全的象征。
这首《夏日登西城阁题壁》通过描绘诗人在夏日登上西城阁楼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