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役此暂息,临阶披夕风。
山形入番接,月色与华同。
我意子能解,宵谈晓未终。
宁知对床处,信宿瘴烟中。

【注释】

下雷土州舍:下雷土司衙门。舍,公馆。门人:指作者的弟子童正。子,这里指童正。童正,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学生。

披夕风:披着傍晚的清风。披,穿。

山形入番接:山川的形状仿佛与边远的少数民族相连,接上他们。山形,指山势。

月色与华同:月亮的光辉好像和汉族一样。华,这里指汉族。

我意子能解:我的意思你是能理解的。我,指诗人自己。

宵谈晓未终:夜晚的谈话直到天明还未结束。

宁知对床处:哪里知道他与我同榻而眠的地方。

信宿瘴烟中:在瘴气浓厚的夜晚度过了一夜。信宿,一晚上。瘴烟,指热带山林中的潮湿、闷热的雾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夜宿时情景的诗,全篇以“宿”字为中心词,从宿的开头到结尾,依次写出了宿夜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首句写久役至此暂得休息。“久役”,说明旅途劳顿之久。“此”,指南方瘴疠之地。“暂息”,即稍作休息。这一句交代了题旨,表明此行是长途跋涉而来。“临阶披夕风”,“临阶”,指靠近台阶;“披”,穿;“夕风”,指晚风。这一句写诗人临睡前,披着晚风入睡的情景。“披”字极富动态感。次句点明“宿”的时间和环境。“山形入番接”二句说,远处群山环抱,仿佛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相连,月光映照之下,也显得与汉族一样明亮。这两句既写景又寓情,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当地风俗人情的陌生和惊异。“我意子能解”,是说自己的意图你能理解吗?这里用了反问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异乡风情的好奇和求索心理。“宵谈晓未终”,写夜间的谈话一直谈到天亮。“宵谈”,指夜间交谈;“晓”,天明。“未终”,未完毕。最后两句,写对门人的嘱咐和告别。“信宿”是说经过一夜的休整,“瘴烟中”,是说回到家乡后仍不免被瘴气所困扰,难以消释。

这首诗通过旅途夜宿时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向往与好奇。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