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
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
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
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
【注释】
终南:山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太华:山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古林垌:指终南山中的古树林子,地名。户庭:指住宅门前。三辅:汉代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称,治所在长安,为西汉三辅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紫:紫色的云彩。五陵:指汉高祖刘邦的五个儿子的墓地,在长安城西南。尚书:官名,掌国家文书奏章。旧讲经:过去曾讲经的地方。
【赏析】
首句写长安的山水景色与作者的心境。长安是唐王朝的都城,自然有终南山、华山等名胜古迹。“长河绕户庭”,长安的渭水从终南山下流过,环绕着住宅门前,这是多么美的景象!然而,诗人却无心赏玩,因为他的眼中只有那些凋零的柳枝。
二句写长安暮色和秋色。“夕曛”指落日余晖。“日落”点明时间;“夕曛三辅紫”说明太阳已经落到了远处的三辅地区(今西安西北);“云开秋色五陵青”说明云霞散开,露出了长安郊外的青翠山色,五陵指的是汉宣帝刘询的五个儿子的坟墓所在地,即长安城东北郊,这里也是诗人游憩的地方。
三句写长安夜景。长安城中的街巷空无一人,唯有光禄大夫们还在闲游;长安城内的院落冷清,唯有太尉们的讲坛仍在讲学。
四句写夜中笛声。“何处”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对笛声的询问,又是对长安城的感叹。“《杨柳》曲”指《折杨柳》,这是一首表现离愁别恨的曲子。
尾联写思乡之情。长安城外,一片风雨飘零之景,使诗人不禁思念起故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