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表香兰接,关阴玉佩迟。
夙愁凝薄暮,遗恨失临岐。
二月归鸿少,三江落日迟。
相思消鬓发,俯仰寸心知。

【注释】

1.陈平湖:指浙江的陈平湖,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2.曹秋岳先生:即曹秋岳,字子瞻(苏轼),号秋岳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此诗是苏轼赠给曹秋岳的。

3.塞表香兰接:塞表,边疆;香兰,即兰花,这里比喻秋岳先生。

4.关阴玉佩迟:关阴,即边塞之地,玉佩指代秋岳先生。

5.夙愁凝薄暮,遗恨失临歧:夙愁,早晨时的忧愁;遗恨,遗留下的憾事;临歧,临近岔路。

6.二月归鸿少,三江落日迟:二月份时,大雁已南飞,故称归鸿;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落日指夕阳西下。

7.相思消鬓发,俯仰寸心知:相思,思念之情;俯仰,左右看;寸心知,心中明白。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借对友人的怀念,表达自己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首联“塞表香兰接,关阴玉佩迟”,以“塞表”和“关阴”为题眼,将秋岳先生比作兰花,表达了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香兰”与“玉佩”都是高雅之物,用以喻人,突出了秋岳先生的品格之高洁。

颔联“夙愁凝薄暮,遗恨失临岐”,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所怀有的愁绪和遗憾,也体现了他对秋岳先生的深深怀念。“夙愁”,即早先的愁绪;“凝薄暮”,即凝结在傍晚时分;“遗恨”,即遗留下来的遗憾。

颈联“二月归鸿少,三江落日迟”,通过描写大雁南飞和夕阳西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二月”和“三江”都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归鸿”和“落日”则分别代表了大雁和夕阳,这些自然景物都与诗人的离别有关,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气氛。

尾联“相思消鬓发,俯仰寸心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他思念之情的无奈。“相思”,指思念之情;“消”,消散;“鬓发”,人的两鬓头发;“俯仰”,左右看;“寸心知”,心中有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己内心的清晰认识,体现了他对待友情的真挚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