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孙绍汉四百载宗祊,只余贫国分藩,剩与筑台望慈母;
向何处访景十三王茅土,除却河间好古,独来酾酒奠斜晖。
【注释】
定王台:指北宋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为纪念宋初开国功臣徐温,于开封府东的汴水之畔筑建了一座定王台,并刻石立碑。“绍汉”指继承汉室天下。“四百载”指自唐僖宗逃难至此,至今已有四百年之久。“分藩”指宋朝建立后,封赵氏子孙为诸侯,但后来大部分被剥夺权力。“慈母”指汴河,因为汴河对北宋王朝来说,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整个王朝。“景十三王”指北宋十三位皇帝。“茅土”指封赐的土地和官爵。“酾酒”指斟酒。“斜晖”指太阳西斜的时候。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春游汴梁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汴京历史的感慨。
首句写诗人到访定王台后的感受:看到这里,想到当年徐温在这里建台,是为了向唐僖宗表示忠诚之意,而如今却成了宋朝的发迹之地,不禁感慨系之。第二句写自己作为后人,只能在这里缅怀先人,感到十分遗憾。
第三句中“贫国分藩”指宋朝建立后,许多赵姓后代被封为诸侯,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大多失去了权力,只剩下汴京城内这座定王台还在为他们保留着一份记忆。而诗人此时来到此地,更觉得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第四句写诗人想寻找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十三位皇帝的痕迹,但是除了河间王好古的遗迹外,其他的都已经荡然无存。第五句中诗人独自一人来到汴京城内,准备斟满美酒,然后向着斜阳洒下的余晖祭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游览完汴京城内外之后,对过去的历史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