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伊吕经纶,是范韩韬略,知湘江灵秀,独见挺生,三十年旄钺专征,信有大名垂宇宙;
使淮夷服教,使猃狁畏威,况闽海烽烟,复资扫荡,四千里羽书驰告,那堪耆宿陨岩疆。

【注释】

伊吕: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伊尹、吕尚;经纶:治理国家,筹划大事。范韩:指战国时魏国人范雎、韩国人张仪等;韬略:指军事上的谋略。湘江: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挺生:突出,出类拔萃。三十年:指左宗棠任两广总督(广东和广西)共17年的时间。信:实在,的确。大名:大名声。垂宇宙:流传于天地间。淮夷:春秋时吴国的别称。猃狁:北边的少数民族。闽海:福建沿海。烽烟:战火。四千里羽书驰告:急件文书飞奔传达。耆宿:年长的资深人士。陨岩疆:在山崖上摔死。

【赏析】

此诗是挽词,哀悼左宗棠的死。左宗棠为清朝大臣,平定太平天国及回民起义军的主要将领,收复新疆和经营西南边陲的重要人物,有“中兴名将”之誉。他一生以恢复中华为己任,南征北伐,屡建奇功。晚年因受慈禧太后猜忌而忧愤成疾,卒于福州船政局署中。这首诗就是为他写的悼念词,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首联写他的生平政绩。“是伊吕经纶”,说其有伊尹、吕尚那样的才智和经天纬地之才;“是范韩韬略”,“范韩”指战国时著名辩士范雎、张仪等人;这两句是赞颂他治事有方,治国安邦的才干。颔联写他对国家的贡献。“知湘江灵秀”,湘江流域风光秀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独见挺生”,意思是说只有他能洞察形势,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将。颈联说他的功绩卓著,声威远扬。“使淮夷服教”,“淮夷”指古代淮水一带的少数民族;“使猃狁畏威”,“猃狁”指北方游牧民族;“复资扫荡”,意思是说他又恢复了中原地区的和平。尾联写他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四千里羽书驰告”,“羽书”,即紧急文书;“驰告”即迅速传递,说明朝廷对他非常重视,随时向他报告战况和战事发展情况。“那堪耆宿陨岩疆”,“耆宿”指年高的有声望的人士;“陨岩疆”即死在山崖之上,这是对这位老将表示深切哀悼。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风格雄浑苍劲,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