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任封疆陶士行;宏兴教育范希文。
【注释】
陶士行:指陶澍,字云根,号陶斋,清朝官员,历任湖广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以清廉著称。范希文:指范传正,字希文,清朝官员,曾任山东巡抚,以兴办教育知名。
【赏析】
这是一幅挽联,上联“久任封疆”是指陶士行长期担任封疆大吏,下联“宏兴教育”是说他致力于教育事业。整幅挽联赞美了陶氏的政绩和品行,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久任封疆陶士行;宏兴教育范希文。
【注释】
陶士行:指陶澍,字云根,号陶斋,清朝官员,历任湖广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以清廉著称。范希文:指范传正,字希文,清朝官员,曾任山东巡抚,以兴办教育知名。
【赏析】
这是一幅挽联,上联“久任封疆”是指陶士行长期担任封疆大吏,下联“宏兴教育”是说他致力于教育事业。整幅挽联赞美了陶氏的政绩和品行,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注释】 陶士行:指陶澍,字云根,号陶斋,清朝官员,历任湖广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以清廉著称。范希文:指范传正,字希文,清朝官员,曾任山东巡抚,以兴办教育知名。 【赏析】 这是一幅挽联,上联“久任封疆”是指陶士行长期担任封疆大吏,下联“宏兴教育”是说他致力于教育事业。整幅挽联赞美了陶氏的政绩和品行,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注释】 司马正大:指张之洞为官清廉正直。卧龙清高:指张之洞才华横溢,气节高雅。我公:指张之洞的字。备:完备。劝学名言:指张之洞曾给朝廷上疏,提出劝学的言论。遗疏良策:指张之洞在辞官时所留下的上疏。天下赖之:指张之洞留下的上疏对国家很有帮助。 【赏析】 这是一副挽联。前联赞扬张之洞的为人和才学。后联赞颂其政绩和功绩。 “司马”指张之洞,他历任多省巡抚、总督等职,有很高的声誉。“正大”
【注释】: 1. 学署联:指清代科举考试中,由考生书写的对联。 2. 藻芹池:指古代官员的官邸,因为“芹”字音近“勤”,所以称官邸为“藻芹池”。 3. 圣朝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惠和栽培。 4. 苜蓿盘:古代皇帝赐给大臣的食盘,因苜蓿(一种野菜)形似草鞋,所以称食盘。 5. 微沾:略微沾湿。 6.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一位官员在学署联中的自谦之词。字面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在官场上经历了风浪
注释:我思考天下有饥饿者,不是命中注定的死亡而死去。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百姓疾苦同情之情的诗作。《宋史》本传说:“君谋字子平。”此诗当是其为官时所作。诗中“思天下有饥者”,是说诗人想到天下还有饥饿的人,“非正命而死之”,则是指那些因饿死而亡的人并非自己所能控制,而是由于命运不好所致。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表达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
【注释】 患政未立:指清政府的统治尚未稳固。外忧未释:指外国侵略者对清朝的威胁尚未解除。深宫方借箸,竟赍素志殁:意谓在深宫之中,张百熙还曾用筷子(比喻自己的才能或主张)来支撑着国家。竟赍素志殁:意谓他终于含恨死去。九重:指皇帝。明察:明智的洞察。贞心:忠贞不渝的心。谋国之忠:指张百熙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忧虑、操劳。薄海:泛指全国。无异词:没有不同的看法。忽报大星沉
【注释】 正小子:正当年轻的小儿子。 穷裔:偏远的地域。 戍边:驻守边疆。 吊桃叶:哀悼亡妻的祭文。 嗣孙:孙子、孙女。 斩衰:丧服,指为死者服丧。 肯堂传嬗:肯接受堂上的祭祀。 不烦议礼付康成:不需讨论礼仪,可交给蔡邕(字文成)来处理。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七言绝句,是作者与亡妻挽联中的一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及对她的哀思。 首句以“正小子”开头
【注释】 1、“媲”、“忍”、“建”均为仄声; 2、“东南”、“两公”为平声。 【赏析】 这首诗是挽曾国荃的联,对曾国荃的功绩作了高度评价。上半首赞其“数省建奇功”,“三江颂遗爱”;下半首赞其“为同胞又为同位”,“两公勋业共千秋”。全联用典贴切,对仗工整,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