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政未立,外忧未释,深宫方借箸,竟赍素志殁,九重明察,应鉴贞心;
谋国之忠,爱士之诚,薄海无异词,忽报大星沉,八百孤寒,同挥热泪。
【注释】
患政未立:指清政府的统治尚未稳固。外忧未释:指外国侵略者对清朝的威胁尚未解除。深宫方借箸,竟赍素志殁:意谓在深宫之中,张百熙还曾用筷子(比喻自己的才能或主张)来支撑着国家。竟赍素志殁:意谓他终于含恨死去。九重:指皇帝。明察:明智的洞察。贞心:忠贞不渝的心。谋国之忠:指张百熙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忧虑、操劳。薄海:泛指全国。无异词:没有不同的看法。忽报大星沉:意谓突然听说一颗大星坠入深渊。八百孤寒,同挥热泪:八百里加急飞马传书,使无数有志之士都为之流下了眼泪。
【赏析】
此诗首联是说,当朝大臣如张百熙等,因政治上的失策,未能巩固政权,又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使得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最终忧愤成疾,英年早逝了。“九重”句是说,张百熙生前虽为朝廷重臣,但皇帝却对他的忠言并不采纳。“谋国”句是说他一生为国操劳,忧心忡忡。“薄海”句是说,在他死后不久,国内各省区就接连不断传来消息,说是大星坠落人间,许多志士仁人为此洒泪哀悼。全诗以“挽”字为线索,通过“挽”与“不挽”、“忠”与“不忠”,突出表现了张百熙忠于朝廷、忠于国家的高尚品德。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