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名厕阿胡曾左,尤赖斡旋,遗嘱近九千言,无语非忧民忧国,自海疆筮仕,圣眷频邀,探源乘银汉槎,入穴返玉门辔,立功逾万里之外,艰哉声望重华夷,湘水余悲,吹箫会葬;
著述兼贾郑程朱,不分界划,亲承几二十载,每谈心教孝教忠,迨乡闾养疴,师恩愈渥,寄鱼作广济传,看鸟赋昌黎诗,延誉至百世而遥,幸矣栽培笃终始,泰山安仰,曳杖兴歌。

【赏析】

此诗作于同治五年(1866),是郭嵩焘任浙江巡抚时所作,当时他已年近六旬。郭嵩焘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他一生以“忧民忧国”为己任,故其政绩卓著,声望极高。然而,他的离世却是令人痛心疾首。

全诗共七联,每联四句,前两联写郭氏的生平事迹,后五联则抒发了诗人对郭氏离世的感慨之情。

第一联:郭嵩焘曾历任多个要职,如安徽布政使、江苏按察使等,但因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的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故有“尤赖斡旋”之誉。

第二联:郭嵩焘曾在海疆任职,受到皇帝的多次接见,并被派往各地考察政务,这使他的声望大增。

第三联:郭嵩焘致力于学术研究,曾撰写多部著作,其中包括《贾子遗书》、《郑氏家谱》等,这些作品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第四联:郭嵩焘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不仅关心民生,还注重教育,他曾创办学堂,培养人才,并为地方官员提供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第五联:郭嵩焘在任职期间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如赈灾、救济贫苦百姓等,这些都让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第六联:尽管郭嵩焘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事迹却依然被人们传颂不衰。如今,人们仍在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志士,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七联:郭嵩焘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他的离世虽然令人悲痛,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荣耀和自豪。他的事迹将被永远铭记,他的精神和信仰将永存于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