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护法,起西南师,喜谢家玄建旗,儿亦并辔驰驱,财政长沙记手莞;
庚申纪年,逢浩荡劫,痛孟母仉捐馆,人皆束刍吊唁,楚辟涔澧续招魂。

【注释】

  1. 丁巳护法: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西南师:指各省纷纷响应,派兵入川保国护民的壮举。
  2. 喜谢家玄建旗:指革命成功后,各地纷纷竖起了革命的大旗。
  3. 儿亦并辔驰驱:指自己随从孙中山先生到处奔走。
  4. 财政长沙记手莞:指在湖南长沙担任财政部长的黄兴(字克强)为筹措军饷而奔波忙碌。
  5. 庚申纪年:公历1910年。庚申,天干地支相合,是辛亥年,即民国元年。
  6. 浩荡劫:指清政府被推翻。
  7. 痛孟母仉捐馆: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因慈禧太后发动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帝逊位,中国进入共和时代。孟母仉,指孟子母亲仉氏,她当时正在北京,因忧国忧民之故,毅然将年幼的孟子带回邹城,以示不忘本。
  8. 束刍吊唁:指对亡国之君的哀悼与追思。
  9. 楚辟涔澧续招魂:指为了收复河山,不惜远赴湖北、湖南一带,继续组织武装力量,进行抗争。
    【赏析】
    这首诗作于民国元年(1910年)。作者以“挽林伯渠母联”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的悼念之情。
    首句“丁巳护法,起西南师”,点明时间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接着写“喜谢家玄建旗”,表明自己随从孙中山先生到处奔走,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努力。然后写到“财政长沙记手莞”,说明自己在湖南长沙担任财政部长的黄兴(字克强)为筹措军饷而奔波忙碌的情景。
    第三句“庚申纪年,逢浩荡劫”,是指公历1910年,这一年清帝逊位,中国进入共和时代。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第四句“痛孟母仉捐馆”,是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因慈禧太后发动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帝逊位,中国进入共和时代。孟母仉,指孟子母亲仉氏,她当时正在北京,因忧国忧民之故,毅然将年幼的孟子带回邹城,以示不忘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束刍吊唁,楚辟涔澧续招魂”,是指为了收复河山,不惜远赴湖北、湖南一带,继续组织武装力量,进行抗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肩负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