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算老瞒安乐窝,卖履晚无聊,—世雄尽,美人亦尽;
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注释】
小乔:三国时吴国大将周瑜的妻子。铜雀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晚:指后来。卖履: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范增欲杀沛公,项伯夜驰,以身翼蔽沛公。”后因称“卖履”为“买安”。晚:指后来。美人:指小乔。尽:完了。
洞庭:在今湖南省北部,是三国时吴将陆逊的故乡。夫婿:丈夫。战利品:指陆逊战胜后,孙权把武昌等地送给他作封赏。埋香:指陆逊死后,葬于故土(今湖北鄂城东)。有托:指陆逊死后,孙权把他当作英雄看待,追谥“忠侯”。三分:三国鼎立。鼎:古钟。亡:指鼎分崩。抔土:土块,这里比喻坟墓。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作者当时已八十二岁高龄。他一生经历元、明两朝,晚年退居江南,曾做过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官。此诗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首二句用两个典故。铜雀台是曹操建筑的豪华宫殿,也是他霸业的象征,而“老瞒”即曹操,故称“老瞒”。“安乐窝”是曹操的巢穴,“算”字表明诗人对此的鄙夷之情。“卖履”是指范增劝刘邦杀项羽的事(见《史记·项羽本纪》),“晚无聊”即表示诗人对此事的轻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曹操的巢穴和巢穴的主人都完了,而美人也完了。“美人”指小乔。“亦尽”就是也完了的意思。
第三句又是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吴志》记载,陆逊年轻时曾为孙权的卫士,后来随孙坚征讨黄祖,屡立战功,被封为娄侯。孙权继承父兄的事业,打败了刘备和蜀汉,陆逊被拜为右护军、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治所在江陵),封华亭侯。赤壁之战以后,他又率军进攻曹魏,大败于夷陵(今四川宜昌市附近),于是孙权便把江陵等地送给陆逊,作为对他的酬谢和奖赏,这就是“卖履”的典故。“埋香”是指陆逊死后,孙权将他葬在自己家乡(今湖北鄂城县)一带的土地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陆逊的战利品——江陵,以及他的尸体埋葬的地方——他自己的家乡,都被消灭了,但“美人亦尽”则意味着孙权也死了。“亦有托”是说孙权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仍可永存,所以“三分鼎亡”并不是说整个吴国的灭亡。这四句诗是说,曹操的巢穴和他的主人都完了,孙权虽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存在。
末二句意思是说,吴国的土地虽然被消灭了,但是孙权的精神却永远存在,他的子孙后代也将永远存在。“三分”指的是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分鼎亡”,即指鼎分崩,天下分裂。“抔土不亡”则是说虽然土地被分割了,但国家没有灭亡。这两句诗是说,孙权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子孙后代也会永远生存下去。
这首诗的特点是议论与抒情结合紧密,用典贴切。全篇无一个“亡”字,却把三国时代的兴衰存亡概括无遗,表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