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甜谁欲当闲味,此枕令人稳称心。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
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注释】

黑甜谁欲当闲味,此枕令人稳称心。

黑甜:指睡觉时感到的香甜、舒适。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风骨:风度骨气。指人的高尚品格。

子猷:晋王献之字子猷,善画山水,好大床,以大为贵,常在床中弹钢琴。这里指名士高逸的生活情趣。

典刑:典范,榜样。指古人的言行作为后人效仿的楷模。

元亮:陶渊明(陶潜),字元亮。

醉时琴:指酒后弹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

笼雾鬓:形容头发如雾气一般浓密。

清圆:声音圆润而悠扬。

朱弦:红色的琴弦,比喻优美的音乐。

越音:越调的音乐,这里指优美动听的音乐。

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制囊:缝制枕头。

囊,指布袋,装物用的工具。

裁古锦:剪裁古代的锦绣织物。

锦,指织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

闹花衾:绣着繁花的被子。

衾,用丝棉絮等制成的被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邹必东对竹枕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抒发。

首句“黑甜谁欲当闲味,此枕令人稳称心”的意思是说,黑甜觉睡起来多么舒服,多惬意,这枕头真是让人睡得安稳称心。这里的“黑甜”“此枕”,都指枕头。“稳称心”是说枕头让人睡得很安逸、很舒适。整句话表达了对枕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句“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中的“风骨子猷”是指晋王献之,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善于画山画水,喜欢大床,以大为贵,常常在床中弹琴作乐。“风骨”一词在这里是用来形容竹子的品质高雅,有着高尚的品格。“典刑元亮”则是指陶渊明,他曾在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喜欢大自然的风光,经常饮酒自娱,弹琴作曲。《晋书·王献之传》载:“尝言:‘我有三不至:一卧云台上,二游山泽间,三食松子。”这里所说的“风骨”和“典刑”,都是用来赞美竹子的高尚品质和自然美。整句诗通过赞美竹子的品质和自然美来赞美枕头的舒适、优雅和高贵。

第三句“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中的“笼雾鬓”是指浓密的头发像雾一样笼罩着额头。“清圆”是指声音圆润而悠扬。这句话表达了对枕头的声音效果的赞赏,即枕头发出的音乐声音悦耳动听,使人陶醉其中。整句话通过赞美枕头的声音效果来表达对枕头的欣赏之情。

第四句“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中的“制囊”是指缝制枕头。“囊”是装物的工具。这句话表达了对枕头的实用性的认可,即枕头既美观又实用,可以让人安心地睡觉。同时,“春寒”是指春天的寒冷天气,这里指的是冬天。整句话表达了对枕头的实用性和舒适性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枕头的描述和赞美,传达了诗人对枕头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