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晋人杰,博雅诚多才。
依违事悍后,乱至遭嫌猜。
徒能识宝剑,不悟坼中台。
岂非当局人,席宠迷素怀。
兹地乃遗搆,岁久成蒿莱。
梁栋不可恃,华屋安在哉。
同时有张翰,秋风遽归来。
至今大湖澨,祠庙何崔巍。
【注释】:
张华:即张翰,西晋人。依违事悍后:指依违权贵,为祸乱之始。徒能识宝剑:意谓只认识宝剑,不知国家大事。坼中台:指毁坏中庭。岂非当局人:指身处朝廷的当权者。席宠迷素怀:指受宠而忘本。兹地乃遗构,岁久成蒿莱:指此处曾是繁华建筑,现在荒芜。梁栋不可恃,华屋安在哉:指梁柱已毁,华美的房屋不复存在。同时有张翰:同时代的人张翰也辞官归乡。秋风遽归来:秋风一吹,诗人自己突然归来。至今大湖澨,祠庙何崔巍:至今大湖边还建着祠庙,可祠堂庙宇又是何等宏伟壮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前人遭遇和自身处境的感慨之作。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又有对自己命运的抒发,更有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全诗以张翰为引子,通过对其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二句写张翰,既赞美其才华与学识,又揭示其为祸乱之始的原因。接着三、四两句,由张翰联想到自己,指出自己虽能识别宝剑,却不能认清国家的安危,反而被权力所迷惑,丧失了本心。五、六句写张翰辞官归隐,自己却因权势而忘本,身处朝廷却不自知。最后两句,诗人以“秋风”作比,表达自己突然回归的心情,同时也暗喻自己的处境如同昔日辉煌的帝国一样,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
整首诗通过对张翰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张翰为榜样,希望像他一样能够看清世事,不为权力所迷惑,保持本心,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诗人也对那些因权势而忘本的人表示了批评和谴责,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权力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