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一霎午来过,满院清阴散薜萝。
新竹绕檐桐绕砌,已晴偏觉雨声多。
注释:
轻云一霎午时来过,满院清凉的树荫散开像薜萝一样。
新嫩的竹子和缠绕屋檐的梧桐树,在雨后天晴后显得更加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夜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夏夜的景色,展现了夏夜的清幽与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画面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夏夜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轻云一霎午来过,满院清阴散薜萝。
新竹绕檐桐绕砌,已晴偏觉雨声多。
注释:
轻云一霎午时来过,满院清凉的树荫散开像薜萝一样。
新嫩的竹子和缠绕屋檐的梧桐树,在雨后天晴后显得更加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夜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夏夜的景色,展现了夏夜的清幽与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画面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夏夜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集芝麓先生寓园其一 雨过双扉阖,花残景乍清。 心怜三月树,气尽六朝莺。 吟缁迟分斝,谭深费煮羹。 前期还共惜,濠濮少人行。 注释: 1. 雨过双扉阖:雨水过后,两扇门闭合起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结束。 2. 花残景乍清:花朵凋零,景色显得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怀念。 3. 心怜三月树:心中充满了对春天树木的喜爱,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 4. 气尽六朝莺
注释: 篱笆和槿树都因秋风吹落而悲伤,这秋天的到来在这新的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浅深的颜色都充满了韵味,次第排列就像含着笑意的样子。 露水下是庚申节,高天中是甲子人。 看着彼此的脉脉含情,烂漫如天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篱笆和槿树在秋日里的悲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槿悲摇落”,篱笆和槿树都是植物,它们在秋天到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悲伤
【注释】 种菊诗为坦夫赋 其二:种菊花。 无俗性:没有世俗的品性。 转便娟:转为秀丽娇媚。 黄农后:黄巢农民起义军失败后。 青女:指织女星。古人认为织女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岂悲时已暮:难道只是悲伤时光已经过去。 所得地犹偏:得到的田地还是不均匀。 萧瑟陶公意:表达出萧瑟的心境。 孤吟费酒钱:独自饮酒,吟诗作乐花费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首联“幽花无俗性,寒至转便娟
注释: 1. 藤萝看石上,今夕又焚香。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独自欣赏藤萝、焚香的情景。藤萝生长在石头上,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焚香,更显得心境平和、宁静。 2. 木榻经年改,罗衣半夜凉。 - 这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躺在木床上的情景。木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罗衣则是指女子所穿的丝质衣服,在半夜时分感到了凉爽。这里的“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
次韵赠伯紫 子非今士,萧然一褐宽。 空山吟欲响,古道哭无端。 石瘦池痕浅,霜高水影乾。 远游诚不偶,相语爱新寒。 注释: 1. 之子非今士: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伯紫,“非今士”意味着他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士人。 2. 萧然一褐宽:形容伯紫穿着简朴,如同一个宽袍大袖的古代士人。 3. 空山吟欲响:在空旷的山林中吟诵诗句,声音仿佛要传遍整个山谷。 4. 古道哭无端:在古老的道路上行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归广陵》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柳渐无堪折(liǔ jiàn wú kān zhé):柳树渐渐没有可以折断的地方,比喻朋友离开后,再相见的机会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新寒况古城(xīn hán kuàng gōng chéng):新的寒冷天气更添上古城的凄凉
【注释】: ①素:指白芍药。 ②春庭:春天的庭院,即花园。 ③砌(ji砌):台阶。 ④宫梅:宫中的梅花。 ⑤醉好:喜欢。从人习:跟随别人的习惯。 ⑥情多:情感丰富。耐客来:能够承受客人来访。 ⑦翻愁离别处,憔悴是青苔:翻(fān翻)着愁思,是因为离别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寓园中看到芍药盛开,便想起与友人相聚赏花的情景;听到初月上宫梅,又想到与友人一起赏梅
【注释】 客心:客居他乡之心。愁不极:忧愁没有尽头。芳草、梅花:分别指春天的花草和冬天的梅花,此处比喻离别。忧危:忧虑危险。观意气:观察人的志向。聚散:指朋友之间的分离或聚集。 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杨亭酒:即“阳亭酒”。阳亭是晋代王献之任吴兴太守时所建的酒楼名。子荆:作者的朋友王献之(字子荆),曾与作者交游甚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于作者在江州任司马期间。 开头两句
【注释】 雪后送芝麓先生游淮上其一: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逢迎天下惯,严武况斯文。 赏析: “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诗人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对芝麓先生的深情厚谊,以及芝麓的豪爽和慷慨;“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这是写景,也是在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这是写景,更是在借景抒情
【注释】 ①赋得送秋兼送客: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赋”是考试的一种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写一篇赋文。此诗为考试时所作,所以用“赋得”。送秋兼送客:诗人送友沂还广陵的时候,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②一夜悲风起:悲凉的秋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悲风:指凄冷、萧瑟的风。 ③江山又送秋:江山之间又传来了秋季的消息。 ④白杨摇短策:飘摇的树枝和短小的木杖随风摇曳。 ⑤黄叶打轻裘:落叶打在轻薄的衣裳上。
【注释】 遥知:知道,了解。 座中:指歌妓们的坐席上。 随意:随随便便,不拘形式。 十住:佛教语,即“十善”。 海门:大海的入口。 妙莲华:梵语的音译,意为妙法莲华。莲花是佛家象征,故称妙法莲华。 应逐谈词吐:应该随着谈话而流露。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龙山容泯斋为歌妓诵唐诗时,因听到她们唱出“思山破夏归之句”的诗句,而感到惊喜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此诗首联写歌妓们的才华横溢
【注释】 和毕正持夏夜书事 其三:与毕正持(毕沅)共度夏夜,写下这首诗。夏日里,门外的朱红车盖扬起了乱尘,北窗下,我踮起脚尖伸着懒腰,刚从梦中醒来。夏天炎热得用不上玄冰来解暑,我可是人间不热的人呢! 【赏析】 此诗为和作。作者在《夏日杂诗》中写到:“扇纨素以寄微凉,清坐久而兴叹。”这里又写道:“夏风冬雪皆可爱,夏屋寒铺独不宜。”可见诗人对于夏季炎热是极为厌恶的,而对冬季的寒冷则感到温暖可恋。因此
【解析】 此诗为作者送别挚友而作。诗人用“子从两人杰,此游真胜缘”来写朋友的才学高超,“他年传故事,一叶共湘川”表达对友人前程远大的祝愿。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答案】 译文: 我和你两个都是才华出众的人,这次的出游真是难得的缘分。我们将来一定会把这段美好的经历传播下去,就像一叶扁舟在洞庭湖上泛舟一样。 注释: ①粹:才智。②莹中与南归:莹中,即刘容泯,诗人的朋友,字莹中,号南归;③龙山
注释:我的居所没有界限,心境变得清澈。觉范就像新的故友,现在却衰落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龙山容泯斋为他人诵读唐诗并即兴创作的十首诗中的第六首。诗人用“我庵无量相,泯迹变清思”来表达自己对于禅宗的领悟,认为禅宗的修行境界是没有界限的,而自己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清澈。接着,诗人用“觉范如新故,空华今盛衰”来比喻禅宗的修行者像旧日的朋友一样亲切,但是现在的禅宗却出现了衰退
注释: 南来鞭火龙:指太阳。夏至时,太阳直射地面,白昼最长,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夏至”。在古代,人们把太阳的运行比喻为龙的飞舞跳跃,所以称夏至为“日中”,而把太阳比作一条龙。 我家独有松千尺:意思是说只有我家里有上千棵松树。 不待弹琴已有风:意思是说这松树的风声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弹琴就能发出风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通过对夏至时分太阳
【注释】 朅来:忽然来到。依然:仍旧,依旧。冰雪颜:冰清玉洁的容颜。惊世故:惊动天下的风云。卧看山:躺着欣赏山峰。 【赏析】 《容泯斋夜坐》共十首,其七为其中一首。此诗以“松下朅来见”开头,诗人忽至,松影下,静立,似乎在欣赏这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然而,他并未被这美景所陶醉,而是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便起身离开了这美好的风景,回到了故乡。 全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优美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