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南来鞭火龙,隙光愁见午云红。
我家独有松千尺,不待弹琴已有风。

注释:

南来鞭火龙:指太阳。夏至时,太阳直射地面,白昼最长,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夏至”。在古代,人们把太阳的运行比喻为龙的飞舞跳跃,所以称夏至为“日中”,而把太阳比作一条龙。

我家独有松千尺:意思是说只有我家里有上千棵松树。

不待弹琴已有风:意思是说这松树的风声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弹琴就能发出风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通过对夏至时分太阳、云和松树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谁向南来鞭火龙”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太阳,它犹如一只巨大的火龙,从南方升腾而上。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太阳与火龙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太阳炽烈、耀眼的特点。

次句“隙光愁见午云红”则是对太阳下的景象进行了描绘。阳光通过缝隙照射下来,使得午时的云朵显得红彤彤的。这句诗通过对阳光与云朵的描绘,表现了夏日的热烈和生机勃勃。

第三句“我家独有松千尺”则转向了作者自己的家园。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自己家的松树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自己家的独特之处。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不待弹琴已有风”则是对松树的风声进行的描绘。这里的“风”并非指自然界的风,而是诗人心中所感受到的那股松树的风声。这句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夏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