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令清言事未遥,山丘华屋恨难消。
凭将醉后羊昙泪,弹向春江作晚潮。

【注释】

过石门:经过石门山。石门,地名。有感:有所感触。乐令:即张华,字乐,西晋诗人、文学家,善属文,工诗,与陆机齐名,世称“金张”。清言:指清高的言论。事未遥:事情还没到遥远的地步。山丘:山丘上的坟墓,这里代指乐广。华屋:华丽的屋子,这里代指乐广的家。恨难消:遗憾难以消除。凭将:凭借。羊昙:晋时人,善弹琴,曾为王导之弟王坦之所葬,后因居丧不修边幅,被王导所不容,遂以琴声自伤,弹《广陵散》三调而卒。弹向:弹给。作晚潮:化为晚潮。潮,大波。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中以乐广和王夷甫的典故抒发自己对人生短暂无常、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

首句“乐令清言事未遥”,用乐广和王坦之的典故来表达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慨。乐广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清谈家,他善于言辞,谈论政治时总是先从道德方面谈起,认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实现理想。他的这种言论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他过于清谈,不够务实。而王夷甫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他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晋武帝司马炎的重要助手。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很快结束,最终被赐死。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但都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次句“山丘华屋恨难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山丘上华美的建筑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终究无法抵御时间的侵蚀,最终只剩下荒芜和破败。这正象征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第三句“凭将醉后羊昙泪”则用羊昙的故事来形象地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羊昙是一位古代才子,他擅长弹琴,常常因为琴声而感动落泪。有一次,他在弹《广陵散》三调时,被乐曲中的悲怆之情所感动,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一典故用来表示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那琴声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

最后一句“弹向春江作晚潮”,则是用春江潮起时的壮阔景象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春天的江水随着潮汐的涨落而不断涌动,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汹涌澎湃。这正如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荣辱得失,都是难以预料和把握的。

整首诗以乐广和王夷甫的典故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