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树影平生意,水底鱼踪病后机。
想见道容无住著,倚藤闲看暮云归。
【注释】
寄灵源,指禅宗六祖的法门。百丈(752—835),唐代著名禅宗五世祖师。本诗是作者对禅师百丈的一次观瞻,并作诗以赞颂之。
【译文】
百丈寄灵源禅师在山中修行,深树影平地而起,水面下鱼踪难觅;他道貌岸然,心无旁骛,闲看暮云归去。
【赏析】
“暗中树影平生意”,写百丈寄灵源禅师在山中修行时,树影参差,水底鱼踪难觅的情景。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暗含禅机,富有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之情。
“想见道容无住著”,写百丈禅师心如止水,不随外物而动,无欲无求,超然物外。此句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赞美之情。
“倚藤闲看暮云归”,写百丈禅师悠然自得,倚靠大树,欣赏暮云归去的美景。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公元82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夏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他到任不久,便到百丈寺拜访寄灵源禅师百丈惠明。白居易曾在《酬百丈寄灵源上人》一诗中写道:“我昔来游处,僧房今复开。……百丈虽已去,余风犹可追。”可见白居易与寄灵源禅师的关系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