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山后花半红,桥头桥尾柳摇空。
流莺枝上未成语,始啭一声来去风。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与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山前山后花半红”:描述了山前和山后花朵的颜色,虽然未完全盛开,但已经呈现出一半的红色,营造出一种春天将至的氛围。
- 次句“桥头桥尾柳摇空”:描绘了桥头桥尾的柳树随风摇曳,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春的消息。
- 第三句“流莺枝上未成语”:流莺即黄莺,停留在枝头并未鸣叫,暗示着春天还未完全到来。
- 末句“始啭一声来去风”:当黄莺终于开口歌唱时,它的歌声伴随着春风飘荡,如同歌声穿梭于花间,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结合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感和意境。此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想,即即使在乱世之中,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内心的追求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圣人之道。
朱熹的《春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寓意,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