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圆时秋正中,彩云销尽出长空。
五更欲满人人望,四海谁知处处同。
绕地楼台皆似水,沸天弦管不因风。
况逢江楚波涛静,烂醉何烦蜡炬红。

中秋

桂魄圆时秋正中,彩云销尽出长空。

五更欲满人人望,四海谁知处处同。

绕地楼台皆似水,沸天弦管不因风。

况逢江楚波涛静,烂醉何烦蜡炬红。

注释:

  1. 桂魄圆时:指中秋时节月亮圆满如镜。
  2. 彩云销尽:形容秋天的云彩已经消失,天空变得清晰可见。
  3. 五更:指深夜时分。
  4.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5. 绕地楼台:指环绕大地的楼台建筑。
  6. 沸天弦管:形容音乐声震天动地。
  7. 江楚:泛指江河湖泊一带地区。
  8. 烂醉:形容喝得非常醉。
  9. 蜡炬红:形容蜡烛燃烧时发出的红色火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节夜晚景色和氛围的诗。诗人以“中秋”为题,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和人们的欢庆心情。

首句“桂魄圆时秋正中”,以月亮的圆润比喻中秋节的到来,强调了中秋节作为秋季重要节日的地位。接着,“彩云销尽出长空”表达了夜空中的彩云消散殆尽,让天空变得清晰的景象。

次句“五更欲满人人望”,描述了人们在中秋之夜早早起床赏月的情景,人们期待着中秋的到来。第三句“四海谁知处处同”则表达了虽然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刻欣赏月亮,但各自的心情可能有所不同,体现了中秋节作为团圆节的意义。

第四句“绕地楼台皆似水”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倒映在湖面上,如同一层水面的景象。第五句“沸天弦管不因风”则表现了中秋之夜的音乐演奏声震天动地,与自然的风声形成对比。

最后一句“况逢江楚波涛静”意味着在中秋这样的美好夜晚,江楚一带的波涛也显得格外宁静,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而尾句“烂醉何烦蜡炬红”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美好时刻,人们无需借助烛光来饮酒作乐,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中秋佳节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