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声声啼晚霜,主人清夜宿空堂。
偶闻露滴竹摇槛,坐待月来花到床。
起舞不堪歌皂帽,醉欹何处拥霓裳。
山妻笑把葡萄酝,一字吟安劝一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月下》。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1. 月下蟋蟀声声啼晚霜,主人清夜宿空堂。
  • “月下”指的是夜晚时分,月光之下。蟋蟀在这时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
  • 主人家在这个清静的夜晚,独自住在空旷的堂屋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1. 偶闻露滴竹摇槛,坐待月来花到床。
  • “偶闻”表示偶然听到。当听到露水滴落竹枝的声音时,他不由得坐到窗前,等待月亮升起,花儿飘香。
  •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月光下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花香沁人心脾。
  1. 起舞不堪歌皂帽,醉欹何处拥霓裳。
  • “起舞”指的是跳舞。然而,他无法忍受唱歌带来的烦恼,因此选择用舞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醉欹”是指喝醉后歪斜的样子。他不知该去何处寻找可以让自己陶醉的地方,只好依偎在霓裳羽衣之中,沉醉其中。
  1. 山妻笑把葡萄酝,一字吟安劝一觞。
  • “山妻”指的是山上的妻子。她笑着拿起葡萄酒,为杜甫斟满一杯,仿佛是在为他送上一份礼物。
  • “一字吟安”表示用一个字就能形容他的诗才。这里的“安”可以理解为安慰、宽慰的意思。她用这种方式来鼓励杜甫继续创作诗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下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蟋蟀、露珠、月亮等元素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饮酒、醉酒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