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西来草木凋,紫藤携得上岧峣。
三山夜月萤千个,六代春烟柳几条。
帝子游残空有恨,参军赋后更无聊。
平生亦是途穷客,广武何堪极望遥。
【注释】
芜城: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秋望:秋季登高远眺。分得二萧:即分得两首诗。萧,指《昭君怨》词调名,唐教坊曲名。
紫藤携得上岧峣(yáo):紫藤树攀上高处。岧峣,形容高耸的样子。
三山:指南京的钟山,因山上有石头形似三只山峰故称。萤千个:萤火虫成千上万。
六代:指南朝宋、齐、梁、陈四朝。春烟:春天的烟雾。柳几条:杨柳枝条无数。
帝子:指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即昭明太子)之女昭明公主。游残:游赏尽兴后离去,留下残存的痕迹。
参军赋:即《西京赋》,汉代司马相如所作,描写长安宫殿壮丽宏伟。赋后更无聊:意谓赋文已尽兴而作,没有再写的余地。
平生:一生的经历。途穷客:走投无路的人。广武: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极望遥:极目远望。
赏析:
这首七绝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的感慨。
首句“秋气西来草木凋”,点明时间是秋季,地点是芜城。“西来”二字,表明秋天的气息是从西方吹来的。“秋气西来草木凋”,既描绘了一个深秋季节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诗人以“草木凋”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之情。
“紫藤携得上岧峣”,紫藤树攀上高处,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也正像这紫藤一样,虽然努力攀登,但却始终无法到达顶峰。“紫藤”二字,不仅描绘了紫藤树的姿态,还寓意着仕途上的艰难坎坷。
“三山夜月萤千个,六代春烟柳几条”,诗人通过描绘南京钟山的夜景和江南春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失落与无奈。“三山夜月萤千个”,南京钟山的夜景如同白日一般,月光洒满大地,使得萤火虫飞舞起来,仿佛在为人们演奏一曲优美的乐章。然而,这些美景却无法引起诗人的兴趣,他只能独自欣赏这宁静的自然景色。“六代春烟柳几条”,江南春景更是美不胜收,杨柳依依,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然而,诗人却无法沉醉其中,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
“帝子游残空有恨,参军赋后更无聊”,诗人以帝王之子的身份,表达了他对过去的遗憾与悔恨。曾经的他才华横溢,备受皇帝赏识,然而如今却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人。而作为一个参军,他又感到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更加感到失望与空虚。
“平生亦是途穷客,广武何堪极望遥”,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鉴,感叹自己的一生也是走投无路的旅人。他曾试图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最终却一事无成。现在,他在广武山上眺望远方,却只能看到遥远的天际线。这种孤独与无助感让诗人感到无比痛苦与绝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与挫败感。同时,他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反思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篇,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启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