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屋江梅欲堕飘,幽香细细故相撩。
披衣春晓无人见,小立微闻意已消。
注释:隔屋的江梅花欲落未落,飘然如雪,香气轻轻飘来,让人忍不住去撩拨。我披衣站在春晨,没有人看见,但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我的心情已经消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梅花的小诗。诗人通过“隔屋”“无人见”等词语,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隔屋江梅欲堕飘,幽香细细故相撩。
披衣春晓无人见,小立微闻意已消。
注释:隔屋的江梅花欲落未落,飘然如雪,香气轻轻飘来,让人忍不住去撩拨。我披衣站在春晨,没有人看见,但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我的心情已经消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梅花的小诗。诗人通过“隔屋”“无人见”等词语,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 注释: 1. 简缘居士赞:这是诗的标题,意指对一位名叫“简缘居士”的人的赞誉。 2. 言似简缘公:这里的简缘公指的是一位以言简意赅著称的人物。 3. 法身有比并:法身即佛法的真身,这里用“比并”来表示与简缘公相比,显得更为圆满或卓越。 4. 不似简缘公:与前面形成对比,暗示此人的佛性或法身并不如简缘公那样完美。 5. 平生赤吉历:形容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或命运非常吉利。 6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二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道骨粹刚。 唾零功名,眼盖侯王。 何为须发沧浪,被此朝章乎。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 独游戏于富贵,如蝶栖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马玉堂。 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 遥增击而栩栩,亦何异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注释】: 1.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
【注释】 1.原待制(yuàn dài zhì):官名。宋代为文臣之高级官职,相当于唐代的宰相或翰林学士等职。真赞:即王真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门人,曾得到其亲自点拨和指点。 2.冠冕(guān mǐn):古代帝王、卿相所戴的礼帽。也泛指高官显爵。道德:这里指品德、操守。 3.被服(fù):穿在身上的衣服。文武:指文事武备。 4.有声:这里指有所作为,能做出成绩,有政绩。最宜:最合适
【译文】 遍界难藏,而应缘震旦。 通身是眼,而现形宰官。 粲如景星,矫如翔鸾。 贩夫灶妇,欣闻悦观。 医国法门,笔端三昧。 奋迅出入,游戏自在。 居然不容,世议迫隘。 梦游海南,御风骑气。 觉来浙东,有口如耳。 且置是事,聊观其一。 戏以称性印,印毛印海。 光生佛僧,沮却魔外。 惟我可与此道人游乎大华严毗卢法界也。 【注释】 遍界:到处。 震旦:东方的古国名,这里指中国。 通身是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注释: 1. “眼盖九州,韵高一世。” 这句描述了作者的才华横溢,其文采之高,可与天下相比。 2. “俨玉山富贵之豪,洗士林寒乞之气。” 描绘了作者如同玉山般尊贵且富有,同时也摒弃了世俗的贫贱。 3. “挫万化于笔端,置八荒于胸次。” 形容作者的才情能够驾驭万物,胸有丘壑,胸怀壮志。 4. “迈往不屑,不可犯干。”
【注释】 俯看:低头观察。沤:水泡。 失脚来游:跌倒在地,像蚂蚁一样爬行。 梦入蚁穴:像蚂蚁一般爬进蚁穴,比喻迷途。 前身后身:前面和后面的身体。 左右见之:两边都可以看见它。影:影子。 眉目:眉毛和眼睛,指面容。 秀发:秀美的发丝,比喻年轻。 风度:风度气质。 霁月洗云:晴朗的月亮洗涤了满天的云。 叶屋花房:像叶子、花朵般的屋子,形容房屋美丽。 玉堂金宇:像玉石一般的殿堂和金碧辉煌的屋宇
东坡居士赞 苏轼的家道孝友,乡里以他为榜样; 在塾里弘扬道德,作为学问的基础。 横陈忠义之气,吐出刚强正直之言辞。 把阎浮当成一沤,寄梦境于儋耳之间。 开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这是其大凡也。 属熙丰之勃兴,追舜禹之有为。 常一出而事误,则袖手悠然而去之。 如凤如麟,而瑞冠一世。 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 造禆贩之中伤,叹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为娱嬉。 则倒用祖师之印
蔡元中真赞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 视夫子之胸次,若蝼蚁其侯王。 方罾缴而去之,登千仞而翱翔。 与夫苍颜槁项论博南,策未央者,殆各梦而同床乎。 注释: 1.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道德高尚的人,往往选择退让,但这种退让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表面上看似默默无闻的人,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
【诗句释义】 1. 解空居士赞:这是一首赞美“解空”居士的诗歌。 2.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如果对“空”(即虚无、无为)的理解是片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空”的错误认识,导致对“空”的误解或忽视,最终陷入“断空”的境地,即完全否定“空”的存在。 3.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如果对“解”(即解脱、觉悟)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解”的错误认识,将“解”视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教条
诗句释义 - 寂音自赞四首:这是诗题,意味着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或某种状态的赞美。 - 三玄纲宗:指的是《周易》、《尚书》和《礼记》,这三部经典书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壁立崔嵬:形容山峰耸立,高峻壮观。 - 攀缘路绝:意指攀登的路已经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前进。 - 热恼心灰:心中充满了焦虑和烦恼,感到十分沮丧和失望。 - 如化鲲鹏:鲲鹏是一种巨大的鸟类
【注】 新凉宁不胜春阑,觞咏于今仿建安: “新凉”指秋天的凉爽。“宁不胜”是说这种新凉之景胜过春天的美景。“春阑”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意思。“觞咏”是指饮酒吟诗,这里指在秋天聚会宴饮作诗。“仿建安”指的是仿效建安时期的风气。建安时期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为魏王时,曾以诗歌抒发志向,被称为“建安风骨”。 二七秋时天气朗,十三楼畔水烟宽: “二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
以下是对《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 其二》逐句的注释翻译: ``` 楞伽本在海中央,钵具悬知挂旧房。 不泛木杯惊俗眼,一蓑烟雨渡潇湘。 ``` 诗句解释与分析 1. 楞伽本在海中央 - “楞伽”在佛教中指的是一种经文,这里指涉到的是某种深奥的教义或哲理。 - “海中央”比喻楞伽内容的深邃和广博,如同海洋中心一般不可触及
【注释】 芜城: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秋望:秋季登高远眺。分得二萧:即分得两首诗。萧,指《昭君怨》词调名,唐教坊曲名。 紫藤携得上岧峣(yáo):紫藤树攀上高处。岧峣,形容高耸的样子。 三山:指南京的钟山,因山上有石头形似三只山峰故称。萤千个:萤火虫成千上万。 六代:指南朝宋、齐、梁、陈四朝。春烟:春天的烟雾。柳几条:杨柳枝条无数。 帝子:指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即昭明太子)之女昭明公主。游残
诗的逐句释义 送宾三归皖江 - 送君归去欲何之:我送你回家去,想要询问你回去的目的是什么。 - 梅雨横江一棹迟:因为梅雨季节,江水泛滥,船行驶缓慢,所以迟迟不能启程。 客里依人原计短 - 客里依人:在外地时依靠别人。 - 原计短:原本的计划是短暂的。 乱中回信恐家移 - 乱中:指战乱时期。 - 回信恐家移:担心信件会丢失或寄送困难,导致家中有变故。 路遥莫问三江水 - 路遥
迈往高风不可攀,老成今独见波澜。 迈:超越。 老成:有经验、有阅历的人。 见波澜:见识多,有见识。 平生嗜好如漫叟:漫叟,指陶渊明的号。 更在浯溪烟水间:浯溪,地名,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南。烟水间,指山清水秀之间。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资钦提举游浯溪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首两句赞扬朋友志向远大,学识丰富;后两句赞美朋友有高尚品德,又有高雅情趣
``` 子荆高致不寻常,蛮榼携来坐晚凉。 桐叶碧喧过急雨,竹梢红剩袅残阳。 隋桥正有吹箫恨,漆室徒烦倚柱伤。 金垒满前须酩酊,肯教薄醉不成乡。 注释:子荆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品味,他携带着美酒来到此地,让我们一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桐树叶子在碧绿的风中喧嚣着,好像在抱怨刚刚过去的暴雨;而竹竿上的红穗则在余晖中摇曳,仿佛还在留恋那逝去的夕阳。隋朝的桥梁上,似乎还回荡着吹奏箫音的哀愁;而那些漆制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