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巷斜通水竹居,闭门芳草在春初。
过从肯待期佳日,欣赏何辞借异书。
不见古人多怅望,或谈新事一轩渠。
墙头浊酒能相共,竹影西窗夜未虚。
【注释】
与金亦陶:写给金亦陶的诗。
斜通:斜向通达。
闭门:关上门。
芳草:青绿色的草。
过从:往来,来往。
期:盼望、期待。
赏:欣赏。
异书:奇书。
不见古人多怅望:见不到古人,常常怅惘。
轩渠:闲适、自在。
浊酒:浊酒,这里指美酒。
竹影西窗夜未虚:竹影映在西窗上,夜晚还未曾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见”字为纽带,将“不相见”和“能相见”两个不同境界贯穿全篇。前四句写不相见,后三句写能相见。
首句“隔巷斜通水竹居”,写诗人与亦陶相约不相见,而“斜通”、“水竹”又写出了两人所居之幽雅,暗含着对亦陶的思念之情;次句“闭门芳草在春初”,写诗人不欲相见,而“闭门”、“芳草”更显出了内心的惆怅。两句都是写诗人不愿相会,而这种心情正通过“斜通”、“水竹”等意象表达出来。“过从肯待期佳日,欣赏何辞借异书。”诗人虽不欲相会,却仍愿意相约他日再聚;尽管诗人不愿相会,但诗人仍然愿意欣赏对方带来的奇书。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
末两句写诗人终于能与亦陶相聚,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喜悦,而这种喜悦也通过“墙头浊酒能相共”来表现。“竹影西窗夜未虚”,写诗人能与亦陶相见,而两人相聚之时正值月明星稀之夜。“竹影西窗夜未虚”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点出二人相聚的时间和地点,又渲染了两人相聚时的情趣。
这首五律写得委婉蕴藉,含蓄蕴致,耐人咀嚼,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