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马哭淮王,牧羊仗汉节。
古人守忠义,视死如弃禊。
吾是真比丘,死生见窟宅。
一饭不愿馀,孤坐阅岁月。

诗句解读:

  1. 了翁有书与谢无逸云觉范真是比丘 - 了翁送给谢无逸一本书,书中提及觉范真是位比丘。
  2. 堕马哭淮王,牧羊仗汉节 - 描述一个故事,某人在淮王落马时哭泣,并牧羊时手持汉朝的旌节。
  3. 古人守忠义,视死如弃禊 - 古人坚守忠义,视死亡为小事,如同丢弃禊祭一样。
  4. 吾是真比丘,死生见窟宅 - 我是一个真正的比丘,生死观如看窟宅一般。
  5. 一饭不愿馀,孤坐阅岁月 - 吃一顿饭都不愿意浪费,孤独地坐着度过时间。

译文:
了翁将书籍赠给谢无逸时提及觉范真是一位比丘。有一次,淮王落马时他哭泣,而牧羊时又持汉朝的旌节。古人恪守忠义,视死如归,犹如丢弃禊祭一般。我自认是一位真正比丘,生死观念如同看待自己的居所。吃一顿饭都不愿意浪费,独自坐着等待时间的流逝。

关键词注释:

  • 了翁、谢无逸:古代人物。
  • 觉范真:可能是一个典故或传说中的人物。
  • 堕马哭淮王:淮王(刘安)曾落马,有人为此哭泣。
  • 牧羊仗汉节:汉代时期牧羊人持旌节,可能象征忠于汉朝。
  • 古人守忠义:指古代的人坚守忠诚和道义。
  • 视死如弃禊:视死亡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如同丢弃禊祭一样。
  • 吾是真比丘:表明自己是一个真正修道的比丘。
  • 一饭不愿馀:表示吃饭时非常节俭,不浪费食物。
  • 孤坐阅岁月:形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度过漫长岁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历史故事或寓言来表达诗人对忠义、节俭和修行的看法。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诗中的“一饭不愿馀”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整体上,诗歌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