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净胜光明聚,无碍慈忍精进幢。
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
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
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4句
诗句释义:
- “印上人持观音像来乞赞余曰率伯时画也为作此赞”:有人持观音像来请求赞美,作者也以自己的风格绘制一幅观音像,并为之作赞。
- “稽首净胜光明聚”:深深致敬于那清净胜过一切的光明聚集之处。
- “无碍慈忍精进幢”:无障碍的慈爱与坚忍如同精进的旗帜。
- “清净圆满万星月”:清净圆满就像无数的星辰和月亮一样。
- “分身如影分千江”:佛子(指观音)的心像如同影子一般,遍布在千万条江河之中。
第5-8句
诗句释义:
- “佛子心如涔蹄水”:佛子的心就像涔蹄水的清澈透明。
- “随其清浊现影耳”:随着其心境的清晰或混沌显现出不同的影像。
- “从来但闻一月真”:从古至今只有一个月的真实存在。
第9-10句
诗句释义:
- “是影何从有非是?”:这样的真实影像又从何而来呢?
- “寒松瑟瑟哀霜风”:寒冷的松树瑟瑟发抖,似乎在哀伤着霜风的降临。
第11-13句
诗句释义:
- “爱此赞辞章句同”:喜爱这些赞美的话语,它们的文辞和句子都是相同的。
- “佛子正当以身读”:佛子正在用自己的肉身去阅读、修行。
- “即满追求颠倒欲”:即使达到了追求真理的境界,却依然陷入了颠倒的欲望。
第14句
诗句释义:
这是最后一句,也是整首诗的总结。作者通过描绘一幅观音像,表达了对观音的敬仰和对佛法的领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间虚幻和修行真谛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观音像的庄严和慈悲,传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的鼓励。诗中的“佛子”既是观音的形象,也是作者的自我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