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希夷处士,今居诃梨仙村。
要看笔端三昧,重谈医国法门。
注释:听说希夷处士现在住在诃梨仙村,我打算去看望他,想学习他的笔端三昧,重谈医国法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陈莹中写给另一位朋友的,表达了他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听说这位朋友现在住在诃梨仙村,便决定去拜访他。他想学习他的笔端三昧,也就是学习他的写作技巧,同时也重谈医国法门,即讨论国家大事,为国家出谋划策。这种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闻道希夷处士,今居诃梨仙村。
要看笔端三昧,重谈医国法门。
注释:听说希夷处士现在住在诃梨仙村,我打算去看望他,想学习他的笔端三昧,重谈医国法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陈莹中写给另一位朋友的,表达了他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听说这位朋友现在住在诃梨仙村,便决定去拜访他。他想学习他的笔端三昧,也就是学习他的写作技巧,同时也重谈医国法门,即讨论国家大事,为国家出谋划策。这种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 注释: 1. 简缘居士赞:这是诗的标题,意指对一位名叫“简缘居士”的人的赞誉。 2. 言似简缘公:这里的简缘公指的是一位以言简意赅著称的人物。 3. 法身有比并:法身即佛法的真身,这里用“比并”来表示与简缘公相比,显得更为圆满或卓越。 4. 不似简缘公:与前面形成对比,暗示此人的佛性或法身并不如简缘公那样完美。 5. 平生赤吉历:形容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或命运非常吉利。 6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二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道骨粹刚。 唾零功名,眼盖侯王。 何为须发沧浪,被此朝章乎。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 独游戏于富贵,如蝶栖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马玉堂。 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 遥增击而栩栩,亦何异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注释】: 1.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
【注释】 1.原待制(yuàn dài zhì):官名。宋代为文臣之高级官职,相当于唐代的宰相或翰林学士等职。真赞:即王真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门人,曾得到其亲自点拨和指点。 2.冠冕(guān mǐn):古代帝王、卿相所戴的礼帽。也泛指高官显爵。道德:这里指品德、操守。 3.被服(fù):穿在身上的衣服。文武:指文事武备。 4.有声:这里指有所作为,能做出成绩,有政绩。最宜:最合适
【译文】 遍界难藏,而应缘震旦。 通身是眼,而现形宰官。 粲如景星,矫如翔鸾。 贩夫灶妇,欣闻悦观。 医国法门,笔端三昧。 奋迅出入,游戏自在。 居然不容,世议迫隘。 梦游海南,御风骑气。 觉来浙东,有口如耳。 且置是事,聊观其一。 戏以称性印,印毛印海。 光生佛僧,沮却魔外。 惟我可与此道人游乎大华严毗卢法界也。 【注释】 遍界:到处。 震旦:东方的古国名,这里指中国。 通身是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注释: 1. “眼盖九州,韵高一世。” 这句描述了作者的才华横溢,其文采之高,可与天下相比。 2. “俨玉山富贵之豪,洗士林寒乞之气。” 描绘了作者如同玉山般尊贵且富有,同时也摒弃了世俗的贫贱。 3. “挫万化于笔端,置八荒于胸次。” 形容作者的才情能够驾驭万物,胸有丘壑,胸怀壮志。 4. “迈往不屑,不可犯干。”
【注释】 俯看:低头观察。沤:水泡。 失脚来游:跌倒在地,像蚂蚁一样爬行。 梦入蚁穴:像蚂蚁一般爬进蚁穴,比喻迷途。 前身后身:前面和后面的身体。 左右见之:两边都可以看见它。影:影子。 眉目:眉毛和眼睛,指面容。 秀发:秀美的发丝,比喻年轻。 风度:风度气质。 霁月洗云:晴朗的月亮洗涤了满天的云。 叶屋花房:像叶子、花朵般的屋子,形容房屋美丽。 玉堂金宇:像玉石一般的殿堂和金碧辉煌的屋宇
东坡居士赞 苏轼的家道孝友,乡里以他为榜样; 在塾里弘扬道德,作为学问的基础。 横陈忠义之气,吐出刚强正直之言辞。 把阎浮当成一沤,寄梦境于儋耳之间。 开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这是其大凡也。 属熙丰之勃兴,追舜禹之有为。 常一出而事误,则袖手悠然而去之。 如凤如麟,而瑞冠一世。 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 造禆贩之中伤,叹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为娱嬉。 则倒用祖师之印
蔡元中真赞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 视夫子之胸次,若蝼蚁其侯王。 方罾缴而去之,登千仞而翱翔。 与夫苍颜槁项论博南,策未央者,殆各梦而同床乎。 注释: 1.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道德高尚的人,往往选择退让,但这种退让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表面上看似默默无闻的人,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
【诗句释义】 1. 解空居士赞:这是一首赞美“解空”居士的诗歌。 2.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如果对“空”(即虚无、无为)的理解是片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空”的错误认识,导致对“空”的误解或忽视,最终陷入“断空”的境地,即完全否定“空”的存在。 3.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如果对“解”(即解脱、觉悟)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解”的错误认识,将“解”视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教条
以下是对《寂音自赞四首·其三》的逐句释义: 1. 诗句原文: 不似成背,似其成触。 随汝颠倒,直中有曲。 抛在言前剔鹘崙,拟议令渠总灭门。 平生活计无窖子,真是汾阳五世孙。 2. 译文注释: - 不似成背,似其成触:形容事物不是简单的正面或反面,而是具有某种曲折和矛盾性。 - 随汝颠倒,直中有曲:表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直的,但内部却有弯曲的部分。 - 抛在言前剔鹘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初度日诗十二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其内容如下: 葛衣高步向西京,裹刺长干踯躅行。 老去不侯非骨相,乱来多难属才名。 酒人竞拜黄河曲,歌者翻愁白雪声。 怀古漫伤年岁逼,马周前此未公卿。 注释解析: - 葛衣高步向西京:穿着葛布衣服的高迈步伐向西京(唐朝首都长安)前进。 - 裹刺长干踯躅行:带着包裹和信物,在长干地区徘徊而行。 - 老去不侯非骨相:年纪渐长
陈莹中居合浦余在湘山三首寄之 其二,海门何啻千里,行人替我生愁。远尔妄生分别,阎浮等是一沤。 注释: 1. 海门(地名):指的是大海的门户,这里借指远方的地方或他乡。 2. 何啻(chì):不仅仅是的意思。 3. 行人(代指自己、作者):行走的人。 4. 替(tí)我生愁:为我忧愁。 5. 妄生分别:随意产生分歧或误会。 6. 阎浮:泛称印度,即佛教语中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指中国。 7.
庚寅元夕后二日于皇初度其五 注释: 庚寅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 皇初度:皇帝的初次即位。 译文: 终日赋愁霖,拥鼻无聊但苦吟。 谁肯以贫原尔傲,不堪将浅遇人深。 老依绣佛悲虚钵,路失空山哭断琴。 泪落一灯谈往事,琅琊当日果知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庚寅元夕后二日于皇初度时所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忧郁、孤独和失落的情绪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中宵自起坐渔矶,风动高天指少微。知尔独行应不悔,感余相念未全非。 - 译文:深夜起床坐在渔矶上,风吹动了天上的最高点指向少微星。知道你独自行走不会有遗憾,而我对你还怀有思念但并非完全否定。 - 注释:中宵:半夜时分。自起:半夜起来。渔矶:海边的岩石上。风动高天指少微:风使天空中的星星移动指向少微星。知尔:知道你。独行:独自行走。应不悔:应该没有遗憾。感余
【注释】 屋角:屋檐下。开遍:开得旺盛。残雪:指屋檐下的雪,因为早春时屋檐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所以称“残雪”。消迟:消融缓慢。帘卷:卷起窗帘。一场春梦:指春天的梦境。窗含满眼新诗:窗里充满了新写的诗词,指春天的景色。 【赏析】 《寄巽中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流畅婉转,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屋角早梅开遍,墙阴残雪消迟
庚寅元夜后二日于皇初度 其二 相离相见句同新,憔悴青衫又此辰。 八载弟昆愁里事,十年名字客中身。 天教磨蝎传才子,客许犹龙叹故人。 浮世好须沉醉过,陶家樽酒莫辞贫。 释义: 庚寅元夜过后的第二天,我于皇初度。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元夕后的次日,回忆起与亲人分离的情景和自己的感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的忧虑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