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迎仙八宝台,凄凉义髻覆尘埃。
已无翠被容贪梦,谁向红窗肯爱才。
松柏忍堪犹并结,芙蓉从此不双开。
苍天未解怜殊色,欲倩灵均问凤媒。

【注释】

迎仙八宝台: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此处指董少君之墓。

义髻:古女子的发式。

翠被: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指董少君生前所穿的衣服。

松柏忍堪:意为苍天忍心吗?

芙蓉:指荷花。双开:两朵并蒂花同时开放。

灵均:屈原,楚辞《离骚》的作者,相传为屈家子。凤媒: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比喻贤才。

【赏析 】

这是一首悼亡诗,是诗人悼念已故妻子董氏所作的挽歌。全诗通过写董氏生前的生活和死后的坟墓,抒发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首句“空有迎仙八宝台”,点明了董夫人生前的地位和身份。在封建社会里,她地位高,身份尊贵,生活奢侈豪华。这既是对她生前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对死者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董夫人去世的悲痛心情。

第二句“凄凉义髻覆尘埃”描绘了董夫人生前的形象和气质。她头戴义髻,身着翠衣,美丽而高贵,却只能落得尘土覆盖的下场。这一形象既体现了董夫人生前的辉煌和荣耀,也反映了诗人对死者命运的感叹和同情。

第三句“已无翠被容贪梦”进一步描绘了董夫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和性格特征。她穿着翠色的衣服,沉迷于美梦之中。然而,这一切美好都已经消逝,只剩下尘土覆盖的坟墓和空空如也的八宝台。这既揭示了董夫人生前的生活奢靡,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谁向红窗肯爱才”则转向对死者的思念和悼念。诗人想象着,如果有人愿意去红窗下,去追寻董夫人的爱意和才情,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董夫人已经离世,再也无法实现这种美好的追求。

第五句“松柏忍堪犹并结”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松柏可以忍受严寒,依然坚韧地生长;但人的生命却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即使是连在一起的树木也无法抵挡住死亡的力量,更何况是人呢?这句诗既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第六句“芙蓉从此不双开”则是对死者的悼念和纪念。芙蓉花是美丽的象征,象征着纯洁和高尚。诗人想象着,自从董夫人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像她那样拥有如此美好的品质和气质了。这既是对死者的怀念,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激励和警示。

最后一句“苍天未解怜殊色,欲倩灵均问凤媒”则是对死者的祭奠和祝福。苍天不解怜惜死者的独特气质,诗人希望通过灵均这个神鸟来传递自己的祝愿。他希望逝者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也希望生者能够珍视这份情感,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董夫人生前生活和死后坟墓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她深深的怀念和哀思,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