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今何世,仍开六一堂。
晚风吹落木,秋色在斜阳。
诗酒多新事,烟云老醉乡。
江城灯火动,霜雁满雷塘。
【注释】
1.平山堂社集:指在苏州平山顶上的平山堂举行的集会。
2.鼙鼓(pí gǔ):战鼓,这里比喻战争。
3.六一堂:指唐代诗人杜甫晚年的诗堂。杜甫曾自号少陵野老,又自称“杜工部”。
4.落木:树叶飘落。
5.斜阳:夕阳西下。
6.新事:新鲜的事情。
7.烟云老醉乡:指沉醉于酒色之中。
8.江城灯火动:夜晚城市的灯火晃动。
9.霜雁满雷塘:大雁在秋天迁徙时经过雷塘(今雷州)。
【赏析】
《平山堂社集 其二》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诗人与友人在苏平山顶上的聚会。诗中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一句“鼙鼓今何世,仍开六一堂”。诗人用战鼓来比喻战争,暗示当今时代依然存在战争。他感叹自己仍然生活在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无法享受到和平安宁的生活。
第二句“晚风吹落木,秋色在斜阳”。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晚风吹拂着落叶,斜阳下的秋色更加迷人。这里的“落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秋色”则代表着宁静和丰收。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诗酒多新事,烟云老醉乡”。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诗和酒的重要性。他认为,诗和酒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能够带来新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他也认为,诗和酒能够让人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和酒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喜爱。
第四句“江城灯火动,霜雁满雷塘”。诗人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景象:江城的灯光闪烁不定,大雁在秋天迁徙时经过雷塘。这里的“灯火”象征着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而“霜雁”则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这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观察,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旧时光与新生活等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和酒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和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