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婷市近苎萝西,倦客探幽叩碧闺。
溪上桃花红雨过,窗前杨柳绿阴低。
虽无美酒倾三雅,尚有新诗咏九迷。
钗焰镜光私语处,生憎满院晓莺啼。

【赏析】

此诗首句写“娉婷”之“市近”,点明地点,为下文“探幽”作铺垫。二句写“倦客”之“叩碧闺”,写诗人因久居异乡而感到厌倦,于是便去探访深山中隐居的隐士。三句写“溪上桃花红雨过”,是说桃花盛开,春雨过后,花瓣飘落如红雨。四句写“窗前杨柳绿阴低”,是说窗外垂柳长条,随风摇曳,绿阴遮地,显得十分柔美。五句写“虽无美酒倾三雅”的典故,即《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能为青白眼。故当与礼相屈者乃见青眼,屈于礼者则见白眼。”阮籍常以白眼对待世俗之人,所以这里指他虽然有美酒,但不愿与人同饮,而是独自品尝,自得其乐。六句写“尚有新诗咏九迷”,用典说明自己虽有美酒可饮,但却不饮酒,而是把酒浇在花间,吟诵新诗,陶醉于自然之中。末两句写“钗焰镜光私语处,生憎满院晓莺啼”,是写诗人与美人独处时,她偷偷地把烛光放在镜子后面,让烛光映照出自己的倒影,然后两人低声细语。但是,美人却讨厌这突如其来的“鸣禽”,因为鸟声扰乱了她和诗人的“私语”。“生憎”两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鸣禽”的厌恶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初至长安所作。当时长安城中的豪门贵族多是权贵显宦、达官贵人,他们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作者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初入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于权贵们的不满情绪以及对于平民百姓的同情。全诗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