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天飞絮逐芳尘,绿绕长堤草似茵。
雨雨风风三月暮,花期过尽不成春。

【注释】

①扑天:遮满天空。②芳尘:芳香的尘埃,比喻花的香气。③绿绕:形容长堤被绿色植物覆盖。④茵:垫子,指草坪。⑤三月暮:三月份的末尾。⑥花期:花期即花期,指花开花落的时间,这里特指牡丹。⑦不成春:没有形成春天的景象,即没有盛开。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时值暮春三月,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时光易逝,人生几何。全诗以“花”为线索,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抒写自己对青春不再、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首联“飞絮逐芳尘”“芳尘”指花的香气,这里借指花。“扑天飞絮逐芳尘”写的是暮春三月,柳絮飞舞,随风飘散,仿佛要与芬芳的花尘一起消散在空气中。“绿绕长堤草似茵”,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长堤上的草地一片碧绿,犹如绿色的地毯铺展开来。

颔联“雨雨风风三月暮”和颈联“花期过尽不成春”,都是用典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雨雨风风三月暮”,意思是说,暮春时节,天气多变,时而下雨,时而刮风,正是花期的尾声。这句诗中的“雨雨风风”指的是天气的变化,“三月暮”,指的是农历三月快要结束的时候。而这里的“三月暮”,也可以理解为“三月末”,即农历三月的最后一个月。“花期过尽不成春”,意思是说,到了这个时节,花已经开到尽头,再也无法像往年那样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花期”指的是花朵绽放的季节,而“不成春”则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无法再迎来春天。整两句诗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天气变化和花卉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