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年华又到冬,几枝潇洒隐墙东。
映来雪里三分白,射到堂前万点红。
娇艳难教鱼母混,轻圆可与泪珠同。
幽人折供瓷瓶内,一室融融淑气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小苑年华又到冬,几枝潇洒隐墙东”是第一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冬日里的小院,其中几株竹子在墙角下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它们高洁、挺拔、潇洒,在冬天的寒意中更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映来雪里三分白,射到堂前万点红”,第二句写竹叶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洁白,而透过雪花射入室内的阳光则将竹影染成了一片灿烂的红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叶的娇艳之美。“娇艳难教鱼母混,轻圆可与泪珠同”,第三句写竹枝的娇艳美色让人难以将其与水中游动的鱼儿混为一谈,同时,它的轻盈圆润又可以和晶莹的泪滴相比照,从而表现出竹枝的清丽、柔美。“幽人折供瓷瓶内,一室融融淑气冲”,第四句写自己喜爱竹子的心情,因为竹子具有高雅的品质,所以作者把它作为装饰品置于瓷瓶中。“一室融融淑气冲”,一个“融融”字写出了室内充满了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答案】
译文:
小园里的岁月已经转过冬季,几株竹子挺拔潇洒地藏身于墙边。
竹叶在雪地中的倩影,仿佛被染上了三分白色;透过竹叶洒向堂前的阳光,却把满地的地面染得通红。
竹枝的美丽让人难以将它和水中游动的鱼儿混同,它那轻盈圆润的姿态也与晶莹的泪滴一样令人称羡。
我喜爱竹子的心情溢于言表,因此特意从竹林中折取一根,将它置于瓷瓶之中。
在书房中,满眼都是竹子的清香,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几株竹子,赞美了竹子的风姿与品格。首联写景,颔联写竹之姿态,颈联写竹之气质,尾联抒情,全篇围绕竹作文章。
开头两句,诗人以简炼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冬日里的小院,其中几株竹子在墙角下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它们高洁、挺拔、潇洒,在冬天的寒意中更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映来雪里三分白,射到堂前万点红”。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竹的色彩之美。
三、四句写竹叶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洁白,而透过雪花射入室内的阳光则将竹影染成了一片灿烂的红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叶的娇艳之美。“娇艳难教鱼母混,轻圆可与泪珠同”。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竹叶的色彩之美,还表达了作者对于竹子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写竹子的姿态之美。“幽人折供瓷瓶内”,诗人将竹子置于瓷瓶之中,既表现了其质地之轻盈,又显示了其色泽之鲜亮。“一室融融淑气冲”,一个“融融”字写出了室内充满了竹子的清香。
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竹子有着“岁寒友”“君子”般的品格,诗人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天竹”二字,不仅点明了所咏之物为竹,而且暗含着诗人对于竹子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