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寿八旬,目无叆叇照。
臣赋眼镜诗,褒许得优诏。
尔时颇自恃,焉知惜壮少。
无何中年来,泪泣屡哀吊。
鼎湖与雷波,心肝伤两窍。
况在经籍中,千卷自雠挍。
今年邺下归,麻茶非意料。
秋来加镜看,忽使镜呈效。
帝恩命司空,出转七省漕。
六百万石粟,案牍待披报。
竟欲仗此君,心折不能傲。
古人知非年,来岁五十到。
岂今一岁前,尚争后先觉。
亟须荡吾胸,无为不正眊。
诗句解析:
- 初用眼镜临清舟中作(壬申) - 描述了作者初次使用眼镜的情景,在船中创作的背景。
- 高宗寿八旬,目无叆叇照。 - 描述了高宗(即皇帝)的年龄和视力情况,他的眼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 臣赋眼镜诗,褒许得优诏。 - 描述了作者因为创作了赞美眼镜的诗歌而受到皇帝的褒奖。
- 尔时颇自恃,焉知惜壮少。 - 表达了作者当时对自己的自负与对年老无知的担忧。
- 无何中年来,泪泣屡哀吊。 - 描述了作者在中年时期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多次悲伤和哭泣。
- 鼎湖与雷波,心肝伤两窍。 - 形容内心的痛苦或忧虑,像心脏受到伤害一样。
- 况在经籍中,千卷自雠挍。 - 表示在大量的书籍中,需要自己去寻找和核对信息。
- 今年邺下归,麻茶非意料。 - 描述了今年回到故乡(邺城)的情况,以及麻茶并不是预期中的礼物或待遇。
- 秋来加镜看,忽使镜呈效。 - 描述了秋天来临时,作者突然发现眼镜的效果非常好。
- 帝恩命司空,出转七省漕。 - 皇帝恩准任命某人为司空,并让其转任七个省份的漕运官员。
- 六百万石粟,案牍待披报。 - 描述了需要处理大量粮食和文书的工作。
- 竟欲仗此君,心折不能傲。 - 表达了想要依靠这个人,但又因为自己的骄傲而无法做到。
- 古人知非年,来岁五十到。 - 引用古代人的话,说明年龄只是一个数字,重要的是心态和健康。
- 岂今一岁前,尚争后先觉。 - 表明现在的人还在争论谁更聪明、更优秀,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 亟须荡吾胸,无为不正眊。 - 强调应该放下心中的杂念,保持清晰的头脑。
译文:
初用眼镜临清舟中作(壬申):我首次使用眼镜的时候是在船上写作。
高宗寿八旬,目无叆叇照:皇帝年纪大了,眼睛依然明亮,没有被外界的尘埃所影响。
臣赋眼镜诗,褒许得优诏:我因此获得了皇帝的赞赏和表扬。
尔时颇自恃,焉知惜壮少:那时候的我过于自信,却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无何中年来,泪泣屡哀吊:不知不觉中年已至,我多次因悲伤流泪。
鼎湖与雷波,心肝伤两窍:比喻内心的痛苦如同心脏受伤一样难以承受。
况在经籍中,千卷自雠挍:况且在大量的书籍中,需要自己去寻找和核对信息。
今年邺下归,麻茶非意料:今年回到故乡(邺城),没想到会有麻茶作为礼物。
秋来加镜看,忽使镜呈效:秋天来了,我突然发现眼镜的效果非常好。
帝恩命司空,出转七省漕:皇帝恩准任命某人为司空,并让其转任七个省份的漕运官员。
六百万石粟,案牍待披报:需要处理大量粮食和文书的工作。
竟欲仗此君,心折不能傲:想要依靠这个人,但又因为自己的骄傲而无法做到。
古人知非年,来岁五十到:古代人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最重要的是心态和健康。
岂今一岁前,尚争后先觉:现在的人还在争论谁更聪明、更优秀,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亟须荡吾胸,无为不正眊:我迫切需要放下心中的杂念,保持清晰的头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描写使用眼镜的过程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衰老无奈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所运用的象征、比喻手法丰富而细腻,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同时,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诗人展现了从自信到无奈再到觉醒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